催動血滴子,賴清德的庶人劍(林庭瑤)

催動血滴子,賴清德的庶人劍(林庭瑤)

作者:林庭瑤

當選滿一年、就職八個月,總統賴清德能拿出手的政績乏善可陳,最大的絕活就是緊握手中的「血滴子/刀把子」,幹掉了2大政敵(鄭文燦、柯文哲),解散了2個政黨(統促黨、復康聯盟黨),透過國家機器中的3大機關追殺獵捕,成功轉移執政無能、立法院之亂的輿論焦點。

眼前龍虎鬥不了:我自一口真氣足

回顧賴清德當選之初,戰戰兢兢,還要使用讀稿機,多少流露出「謙卑、謙卑、再謙卑」,一改昔日蘇貞昌內閣的傲慢姿態。賴在當選感言說:「選舉結果告訴我們,人民期待『有能力的政府』和『有效率的制衡』。這新的民意,我們充分理解,完全尊重。面對新的國會結構,台灣必須走向『溝通、協商、參與、合作』的政治。」言猶在耳,而今卻棄若敝屣。

就任總統之後,賴清德刀刃向內,連自己人都辦,足見其真面目。賴清德3名「台南幫」嫡系心腹相繼落馬,向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交通部長李孟諺和賴系立委林宣瑾開鍘。賴清德酷愛武俠小說,他不止一次地引述金庸筆下《九陽真經》口訣:「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琅琅上口。賴清德不惜犧牲自己人來塑造自己的正派形象,恐怕與其對武俠世界的嚮往有關。

殺氣直上干雲霄:「血滴子」剷除政敵

在此不妨回顧檢視當今「武林盟主」的「豐功偉業」。對付黨內外政敵時,檢察總長邢泰釗成了賴清德麾下的人形「血滴子」。檢調追獵「大阿哥」鄭文燦貪腐案,以及「阿北」柯文哲的京華城案及政治獻金案,這些皆是冷飯重炒,炒到司法雙標,北檢一再抗告到令人髮指。宛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反貪腐運動,本質上,就是一場集體心緒沸騰的政治化運動,只不過彼岸中紀委的角色改由此岸檢察署擔綱,其目的並不是真反腐,而是假借反腐之名剷除政敵與異己,樹立強人形象。

透過司法機器立威,任命「台南幫」鄭銘謙為法務部長,不惜讓死囚黃麟凱槍決伏法,當成了「刀把子」的祭品。昔日競選之時,賴清德對「廢死」爭議遮遮掩掩,上任滿半年就斷然執行死刑,聲稱「死刑是合憲」、「實現社會正義」。蔡英文八年僅執行死刑二次,此次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難道不是在諷刺蔡英文當年的「社會不正義」?

我欲向天張巨口:「執政無能」被失焦

內政部也成了司法機器的附隨組織,部長劉世芳成了「政黨終結者」:解散了2個政黨「統促黨、復康聯盟黨」,違反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將南投縣前議員史雪燕解職,又要將5位「具中國國籍」的里長解職。內政部變成了「排外部」。從民眾黨不分區立委提名陸配徐春鶯,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加入《國籍法》,硬生生剝奪了30多萬陸配的參政權,如此解釋有違憲之虞,政府也有背信之嫌,卻沒有政黨對此提出釋憲。

從國際上來看,如同泰國多次以「解散政黨」手段剷除政敵,更像是一個「半獨裁國家」,而不是成熟的民主國家;再從歷史上來看,上一個說要解散國民黨的是袁世凱,因為不滿被宋教仁主張的內閣制削弱政權,才會痛下殺手。可見,當今的「清德宗」,其實非常想成為「袁大頭2.0」稱帝,打造「民主進步帝國」,號令天下。

從調查鄭文燦、羈押柯文哲、火速槍決死刑犯…諸些雷霆手段,一般認為,賴總統是為了「暖民調」,但筆者認為,其實是要轉移「執政無能」的焦點。比如:兵分多路搜索柯文哲住處,轉移「國會改革法案」通過的尷尬;北檢一再抗告要求羈押柯文哲,轉移《財劃法》等三大案通過的難堪;火速槍決死囚,讓民進黨內「英系槓上賴系」的茶壺風暴失焦。正如同電影《桃色風雲搖擺狗》,製造外國戰爭爆發,轉移國內的桃色醜聞。

一口吞盡胡天驕:賴皇獨好庶人劍

賴清德不改其剛愎自用的「鬥雞性格」,映射出期內在深沉的「法家思想」信仰,這本於荀子主張的「性惡說」,乃至後繼者衍生出的「法、術、勢」對策,要藉此對黨內外政敵整肅立威,讓他們心生畏懼的「反腐運動」,並藉此贏得威望。這亦足見賴清德是雍正的門徒。雍正即是利用《百官行述》,就可以「嚇阻」整個大清官場,整個大清的天下都會在「小警總」的陰影籠罩下。

莊子曾以三種劍為比喻:天子之劍以諸國領土鑄成,可以鎮撫諸侯,一統天下;諸侯之劍則是用國家豪傑和賢良鑄成,可讓諸侯賓服,天下安定;庶人之劍則是滿頭亂髮、舉止粗魯,出手便互相刺殺,對國事毫無貢獻。而今賴清德坐在天子的位置,卻動輒使出庶人之劍的招式;那麼,想要讓國家安定進步,無異緣木求魚。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