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年貨大街萬頭攢動,看似景氣大好。財政部公布去年總稅收逾三點七兆元,超徵約五一○○億元,其中綜所稅、營所稅、證交稅和營業稅貢獻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七,財政、經濟、金融也好似繁花錦簇;然而,春暖花開之中卻也寒流緊至,世上仍是苦人多!
台灣出口占GDP總值的六成,是經濟繁榮的命脈。去年出口總額達四七五○億美元,年成長九點九%,創四年新高。但十二項主要出口產品中,資通訊成長百分之五十九、紡織成長百分之一點五及電機產品成長百分之一點四之外,其餘電子零組件、金屬、機械、運輸、光學、精密儀器、塑橡膠及其製品等九項都是衰退。而資通訊又占總出口的五成,產業和出口結構都明顯出現失衡的危機。
川普上任美國總統後,預計全球政治將更向右傾。台積電護國神山,加上輝達、聯發科、台達電等等AI相關產業的枝繁葉茂,固然帶動著全台股市、房市往上衝;但這些經得起川普殺手本能的功利操作嗎?賴總統恐怕不能太過靠勢,免得台灣被予取予求。沒錯,去年全台歲收超徵五一○○億,達三點七兆元;然而光僅國防費用,如果照川普要求的占GDP的百分之五,縱使超收的全花光也還差二五○○億元,健保、勞保等社福開支豈不會遭到排擠?
通膨和薪資上漲幅度的反差愈來愈大,加上房價惡性飆漲,成為台灣年薪六十萬元以下的四百二十萬受薪階級的痛苦指數。國營事業主導的水、電、瓦斯、交通等費用的調漲,是帶動物價上揚的火車頭。去年工商業的電費分別漲了一成五至二成五,今年若台電二一○○億元的補貼被砍,勢必調漲一成以上;水價上漲四成、台鐵票價調漲二至三成,箭在弦上,瓦斯也在排隊等漲。都會區一碗二百元以下的牛肉麵已經難找,應景的年貨也上調二成售價。年年難過年年過,中產階級和以下的人們只能再安慰自己一下囉!
看完出口產業,再看內需市場的前景如何?觀光、住宿和餐飲,因兩岸關係的已讀不回,加上新冠疫情衝擊,陷入「慘業」已經三、四年,連帶著百貨、食品、圖書、文創和教育等產業也久經困頓。瞻望可預見的將來,因地緣政治的操弄,也難撥雲見日,相關從業人員可能得繼續緊勒褲帶,等待賴總統和他的執政團隊把心放在苦民所苦上。
春節上香,大家都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股市、匯市和房市,是民生福祉的三大市場,可惜近年它的天平已經嚴重傾斜。大樓愈蓋愈高,人民卻離上帝愈來愈遠;股價愈炒愈高,貧富差距卻愈來愈大;匯率愈來愈跌,利率卻愈調愈高,生活的包袱則愈來愈重。總統啊!蛇年到、福氣來,許台灣人民一個幸福的二○二五年吧。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國政顧問,本文原刊114/1/16聯合新聞網,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