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金山上的乞丐 公廣媒體出路僅剩AI?(徐瑞希)

不當金山上的乞丐 公廣媒體出路僅剩AI?(徐瑞希)

作者:徐瑞希(前公視、華視董事)

我們想讓你知道…

我國的公廣集團,政府在大幅挹注經費之外,還能經營投資及營運。快速擴充版圖的同時,公共媒體的獨立性及影響力是否也應與時俱進?其營運績效又如何?值得深究。

公視與華視通過共同投資3000萬元設置AI與數位行銷新創公司,遭到部份立委質疑華視持續虧損,竟還要投資「新創公司」。對此,身兼公、華視董事長的胡元輝在專訪中表示,公廣集團數位轉型進展未達期待,且正因為虧損、所以要找出路,否則「難道要當金山上的乞丐?」

胡元輝領軍的第7屆公廣董事會任期到明年的5月,但公廣集團卻趕在進入半年前看守期之前,匆匆成立跨業新公司。僅從公、華視兩公司近年來的營運績效及公司治理來看,此舉都有待商榷。

公視法修法 獨立性角色變得曖昧

公廣集團屬於全體人民,以其公共性與獨立性而取得政府捐補助之土地、頻道、基金及年度預算等。2022年5月第7屆董事會上任後,董事長胡元輝一統公視、華視公司,在政府經費及政策下,公廣快速發展,其頻道包含公視主頻、台語台、客家台、兒少台、國際台,以及華視主頻、52新聞台(新聞資訊台)、華視教育體育文化台、國會頻道1、2台等,堪稱全國最大電視集團。

2023年公視法修法,打破政府每年編列9億元的預算上限,並新增「營運收入」及「投資收入」為公視經費來源。如今,公視可承攬政府標案、做企業生意,早已打破公視與政府及商業利益的界線,讓公視的獨立性角色顯得曖昧。

媒體的數位轉型十多年前即是媒體產學界眾所皆知的大勢,公視早在2017年開辦OTT公視+串流平台,並結合節目內容的社群經營發展全媒體服務,積極邁向數位轉型。

公視「績效有待提升」 跨業投資難讓人信服

華視則因連年虧損,遲至2022年6月新董事會上任才積極進行數位轉型,胡元輝董事長親兼華視董座,高層全員換血,拔擢人才的關鍵條件就是要具備數位媒體發展的實務戰績。只是,無論是公視或華視,在胡元輝董事長親自督軍、快3年的數位發展努力,自評卻是「未達期待」。

從公廣集團近年來的營運績效來看,華視媒體本業持續虧損眾所皆知,但公視的績效又如何呢?依據立法院針對114年度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的12家財團法人預算報告指出,112年度決算短絀有公視基金會等3家,公視更蟬連113及114年度預計短絀的名單,因此被點名「營運績效有待提升」。

兩家同屬媒體業、且營運績效都有待改善的母子公司,要一起跨業投資隔行如隔山的資訊科技,實在令人難以信服。其實,公、華視也有如宏碁施振榮先生等科技背景的董事,若合資對象有專業的科技或AI業者,可能較具說服力。

法人治理 是公視資訊透明的第一步

標榜代表國民全體的公廣,獨立性向來是敏感問題。審計部2019年的「政府審計季刊」指出,對政府捐助財團法人之監督密度一旦過高,甚至比照行政機關來監督,將有違賦予其運作彈性,不利於推動公共任務的本意;但若過於寬鬆,亦有衍生其營運悖離設立目的之風險。

因此,政府應積極推動法人治理,使其內部控制及內部稽核健全、加強董事會功能及外部財務資訊揭露,促使其運作與設立之目的不致偏離,並可提升服務績效。

公視的法人治理,資訊公開透明的揭露是第一步。公視過去慣例在官網公開董事會會議內容,外界得以從中了解公視治理情形。但第7屆董事會在未告知董監事情況下,官網開始公布的不再是經董事們確認的逐字發言會議紀錄,而是「共識決」的短訊式會議訊息。標榜代表社會多元意見的獨立機構,決策過程宛如密室,外界無從於官網得知實際的決策討論資訊,如何體現公共問責?

審計部建議推動公視的法人治理,包含加強董事會功能。但僅是對董監事會提供充份的資訊揭露一項,就不乏「暗黑角落」的存在。

跨業投資AI 是為虧損找出路還是挖自家金山?

本人在擔任董事期間,有時要一份普通公文或會議簡報的要求都被董事長公開拒絕,試問董事們如何了解會務、並有效進行協助?最具爭議的是,2023年8月華視董事會討論資產活化案時,董事會應進行的討論案竟被包裝為行政部門的例行報告案、現場發放的資料又要求會後收回,意圖瞞混通過啟動後續招標程序等處理爭議,會後經媒體報導後,華視迅即提出告訴、嚇阻媒體跟進報導。地檢署經調查後,今年6月以「報導內容有所依據並非子虛烏有」,判決不起訴媒體。經檢察官認證的「有所依據並非子虛烏有」內容,公廣高層可曾向董監事會詳細說明?

再以公、華視合資成立新創公司一案來說,董事會事前並未週知全體董事開會事由,即連監事想出席了解,也遭絕。這些過程都不免令人質疑,公廣合資跨業AI新創公司之舉,是為本業虧損找出路,還是在自家金山挖出路?

長期以來,媒體學界專家懷抱對公共媒體獨立公益的美好期待。但國際間的公共媒體因為數位匯流及自媒體的發展,社會多元意見早就不必透過公共媒體獨占詮釋權來呈現,影響所及,國際公廣媒體的BBC及NHK,早已面臨政府不再支持透過特許機制、持續向人民收費的意向。

只有我國的公廣集團,政府在大幅挹注經費之外,還能經營投資及營運。快速擴充版圖的同時,公共媒體的獨立性及影響力是否也應加速與時俱進?其營運績效又如何?在在值得深究。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國政顧問,本文原刊2024/12/10 ETtoday新聞雲,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