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柳金財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兼澄正書院主任)
最近總統賴清德評述兩岸和平三方案,批判簽署兩岸和平協議、九二共識不可行,重申兩岸互不隸屬最具有和平作用及影響。特別是如同先前其表述「台灣絕不可能簽署和平協議、要就實力確保和平」。台灣接受屈辱後也必然要面對戰爭,和平要靠實力,不只是一紙和平協議。事實上,當賴總統宣稱絕不接受九二共識時,大陸政府也不可能與民進黨政府簽署兩岸和平協議。
大陸政府宣稱兩岸重啟對話協商的政治基礎,就是九二共識。在沒有九二共識前提下,大陸政府連兩岸事務性、功能性及經濟性議題,皆不可能完成對話協商及簽署協議,更遑論簽署具高度政治敏感性兩岸和平協議呢?前總統馬英九主政時期,兩岸因為具有九二共識,方能簽署23項協議。可以說,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和平協議。
當國際社會普遍希望台海議題和平解決時,甚至英國經濟學人警惕,台海已成為全球戰爭風險最高區域。前總統蔡英文主張維持現狀,尚且如此;更遑論賴清德總統主張務實台獨。然賴清德總統卻宣稱絕不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批評一張紙靠不住,要靠台灣實力。事實上,大陸政府以九二共識,作為重啟兩岸對話協商基礎;賴總統不承認九二共識,根本無法對話又如何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呢?
關於賴總統聲稱任內不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本質上是一項假議題。贊成拒簽協議說法,認為這具有很深戰略意義,然這需要奠立在美國軍事保護傘下的安全。問題是,從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爭檢視,美國最多提供烏軍事武器、軍事融資及對俄進行金融制裁。賴總統認為應備戰才能避戰,這確實符合《孫子‧九變》: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這恰恰說明對台灣安全的信心,應建立在隨時準備作戰的基礎上;不可以認為中共不會進攻而心存僥倖。
然前副總統呂秀蓮所言當「戰爭就在我們門口」,「若基督教長老教會要成立方舟計畫、全世界都呼籲要和平,那就意味,我們離和平越來越脆弱」,此頗發人深省。從歷史實踐案例顯示,英德簽署互不侵犯條約,並未能阻礙德征服歐洲野心及偷襲英國;南北韓簽署互不侵犯條約,也未能遏制北韓對南韓軍事挑釁。即使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確實必須依靠大陸政府忠實履約及第三方介入協助保證。
然而,美國恐怕不會支持兩岸簽署和平協議。從川普首次執政到拜登主政時期,美國參眾兩院曾通過一系列友台政策,川普首任執政末期更是通過允許美國高階官員訪問台灣;至於拜登主政下更是通過「台灣政策法案」,儘管此法後經修正,並未正式賦予台灣如同非北約盟友地位;但此法超越「台灣關係法」,挑戰「一中原則」及悖離中美建交三份公報,具有強化「武裝台灣」作用。
美國印太戰略視台灣地位及角色扮演,為圍堵或遏制中國之馬前卒。美國印太戰略積極拉攏台灣成為其戰略棋子,試圖「以台制中」,挑戰中國對台政策之底線及紅線,試圖阻礙中國發展機遇、國家完全統一及所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即將上台川普政府要求台灣增加國防費,更具有武裝台灣作用,在印太戰略中發揮「聯台制中」、「以台耗中」效應。
如同俄烏戰爭中,拜登政府極力「聯烏抗俄」及「以烏耗俄」,耗損俄羅斯國力,降低其與美國在全球霸權爭奪賽中的綜合國力展現。拜登這種「以烏制俄」、「聯烏克俄」策略,就成為「以烏耗俄」使俄喪失全球霸權國爭奪實力之最佳方略。
同樣地,檢視川普政府第一次執政時期,界定中共為非中國;中國為修正主義國家,對中發動貿易戰;只要遇到台灣舉行選舉,川普政府官員必然宣稱中國介入台灣大選,試圖影響選舉過程及結果。甚至美國總統及國會大選過程中,川普政府亦宣稱中國介入美國大選,試圖影響選舉結果,甚至介入聯邦政府及州政府間政治過程。
檢視美國白宮至國會,民主黨及共和黨皆持反中立場。共和黨及民主黨差異性,在於前者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國,後者則是既競爭又合作國家。前者視中國為修正主義國家、頭號競爭對手國。顯然,川普執政更將持反中立場,這促使民進黨政府更堅持「抗中保台」路線及「聯美抗中」失衡戰略。甚至美台形成某種形式準軍事同盟關係,強化民進黨政府「倚美謀獨」、「倚武拒統」的底氣。賴總統倡議拒簽和平協議,其背後戰略意涵將是更堅持「抗中保台」路線及「聯美抗中」失衡戰略。
俄烏戰爭後,台灣社會更多是呼籲應強化兩岸對話,僅少數支持「抗中保台」路線。「九二共識」可謂是一項追求和平共識;務實台獨、兩岸互不隸屬論,反成為對台「武統」推進器。從俄烏戰爭的經驗啟示中,台灣更佳的戰略選擇,應從失衡「聯美抗中」走向均衡「友美和中」戰略;從「抗中保台」轉向「和中保台」路線,方為上策。台灣應在戰略上謹慎自持,勿淪為美國印太戰略「以台制中」的棋子角色。
*本文原刊2024/12/2梅花新聞網,由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