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武忠(大農業博士,農漁經學者)
農作物生產普遍存在系統性風險、資訊不對稱、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加以極端氣候頻發讓農業生產風險加大。由於農業保險是一種有價值的商業風險管理工具,為農民提供財務保護,防止因天然災害(如乾旱、冰雹、暴雨、霜凍、火災、颱風、病蟲害等)造成的生產損失,也可以減少農產品價格波動,穩定農民收入,提高抵禦天氣災害的能力,降低農業貸款的風險,為農業生產撐起「防護傘」,而協助保護農民免受風險也符合公共利益,致使許多農業重要生產國均積極推動農業相關保險。例如中國和巴西在政府高額保費補貼的支持下,保險覆蓋率大幅增長(分別為每年16%和9%);中國大陸已實施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的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保險金額從約為每畝産值的40%提高到畝産值的80%左右,2024年中央農業保險保費補貼預算達562億元人民幣,(農戶每畝自繳保費約11元),2023年保險產品共有2267個,保險業提供風險保障達7.71兆元人民幣,支付賠款99.39億元。不過中國農業保險推動存在:農業保險產品設計不夠契合各地農業發展實際,農業保險風險缺乏輸出機制,農業保險數智化水準有待提升,缺乏精準的農業保險風險模型,承保理賠效率較低等等。
美國則實施聯邦農作物保險計劃,提供補貼農作物保險,以保護生產者免受天然原因造成的農作物價格下跌和收成不佳造成的經濟損失。據美國農業部稱,到2023年農作物保險涵蓋全國農牧場面積超過5.406億英畝,平均每10英畝的耕地中就有超過 9 英畝被覆蓋。2022年,該計劃覆蓋面積達4.93億英畝,耗資聯邦政府173億美元,2022年農業保費補貼總額為119.8 億美元,專案交付成本(管理成本)為21.8億美元,補貼金額平均約佔保單持有人保費的62%。為了使聯邦農作物保險計劃對農民和美國納稅人來說更加有效和高效,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 (GAO)認為須擴大服務範圍,為各類農民提供服務;改革其結構,防止該計劃不公平地影響市場、土地准入或種植決策;改善農作物保險計劃的實施,使其更加透明和有效率。由於傳統的「實地考察」農業保險流程效率低且不準確,也引發不少爭端,影響農民投保意願。為此,一些國家如印度正在利用數位技術來降低風險,提高保障水準和承保理賠效率;巴拉圭,德國國際合作機構計劃向小農推出與衛星數據掛鉤的天氣保險;瑞士再保險公司也採用區塊鏈技術改造其再保險業務流程;歐盟則推出「數位金融一攬子計畫」,鼓勵保險業加速採用新技術,讓科技與保險融合更加高效有序,讓風險管控更精準。
在台灣儘管農業部門大力推動農業保險,並給予相當的保險補助,目前農業保險分商業型保險及政策性收入保險,已開發28種品項、44張保單,其中豬隻死亡保險、政策型水稻收入保險屬「強制」投保,保費由農業部全額補助,其餘保險提供50%保費補助,各地方政府也會給予不同額度補助,農業保險整體覆蓋率到今年7月底為52.2%,若扣除強制性保險,實際覆蓋率僅17.6%。原因除了在國內遇到天災造成農損時,政府會提供天災現金救助,且多採「從寬、從速、從優、從簡」補助原則外,農民對還需要掏腰包的農業保險多抱持懷疑、觀望的態度。想有效提高實際覆蓋率,政府應傾聽民意(不是政令宣導),除了因地制宜提高補助金額,調整賠償條件外,如何修改天然災害救助辦法,來提高農民投保意願,政府不能只是討好,只想衝高覆蓋率。
科技創新是應對氣候變遷的關鍵,鑑於科技創新常伴隨著高風險,尤其科研成果在轉化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性,例如雖然在實驗室完成了技術研發,但在成果轉移中,因技術不夠純熟,成本過高致難以推廣,最後只能草草結束,許多科技研究也因得不到資助而無法繼續推進,影響到科技研發創新動能和將實驗室研發成果,迅速落實到田間生產和消費者餐桌,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為此,中國大陸正嘗試推動農業科技保險(Agri-tech insurance),所謂的農業科技保險係為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化推廣等科技活動,提供風險保障和資金支援等經濟行為。在科技保險的保障下,科技研發成果即使轉化失敗,也有保險可以理賠,能有效減輕經濟負擔。然而科技保險的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政策扶持,目前中國大陸科技保險採取以「政府主導+商業運作」為主的發展模式,科技也有助於幫助保險公司調整保費、驗證索賠並消除詐欺的機會,保險業透過科技賦能,正從單一的金融保障角色,逐步拓展為支援科技創新、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後續發展值得期待!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國政顧問,本文原刊於2024/12/6銳傳媒,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