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產業永續 比公糧收購更重要(李武忠)

稻米產業永續 比公糧收購更重要(李武忠)

作者:李武忠(大農業博士,農漁經學者)

延宕四十九天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在行政院做出若干「讓步」後,終於順利在立院交付委員會審查。在野黨原先堅持的三大爭議中,禁伐每公頃補償六萬元和健保點值○點九五,都得到行政院明確承諾,只是時程有所推延,唯獨對公糧收購每公斤增加五元(由現行每公斤廿六元提高到卅一元)政府內部仍有不同意見,行政院僅承諾今年底前提出完整配套方案,屆時若行政院所提的配套能完全遵照立法院決議則一切圓滿,若完全不符合或僅部分符合,不知在野立委是否接受?有無有效反制方案?

就專業評量,執政黨與在野黨針對是否該直接提高公糧收購價有不同的主張與說法,也都有不足之處,無法取得大多數民眾和輿論的支持。農業部不同意提高公糧收購價,但所持理由和數字,如會大幅提高種稻面積和產量,以及需增加百億預算,均不夠精準,何況仍有多項政策工具可減緩稻米保價收購政策調整後可能發生的震盪;且行政部門堅持推動的「1集、2轉、3加3」,多數係新瓶裝舊酒,頂多提高補助獎勵金額,許多措施實施至今並未達到預期效果,也沒有問責機制,致使許多農民對行政部門新措施沒有信心,無法獲得農民支持。

至於在野黨主張提高公糧收購價,理由在於台灣近十三年物價飆漲十五%,農業成本至少漲廿五%,公糧收購價沒有調漲不合理;至於每公斤該提高多少才合理,並沒有經過精算,也沒有相關配套措施,直接給錢無法發揮乘數效果,卻可能帶來負面影響,讓外界有漫天喊價只為討好農民的負面印象。根據學者試算,這些年國內種稻的直接成本平均每公斤增加三元,考量還有其他費用,該提高多少才合理,應該讓科學數據說話,而不是淪為各說各話,甚至比拳頭大小。

更重要的是,過去實施公糧制度雖讓農民得以溫飽,糧倉年年囤滿稻米,卻也導致增加政府財政負擔、稻米生產重量不重質、不符合WTO規範、新舊混米等爭議,也無法解決長久以來國內稻米生產過剩及稻農收入偏低的困境。而鄰近的日韓早已廢除稻穀保價收購制度,轉而以市價向市場收購公糧,台灣已成為全球唯一仍然實施稻穀保價收購的國家。

如今時空已經轉變(如少子化、飲食西化和多樣化等),國人食米量創新低,該不該廢除該項制度,改以其他措施來替代,讓稻農能提高收入,維持繼續生產的意願,並透過生態友好的可持續生產模式,讓稻米產業可以永續發展,才是農業部最該花心思的重要決策。

今年日本發生的米荒之亂,暴露其多項稻米調整政策無法應對極端氣候、天然災害和突發事件,日本政府對於強烈抑制稻米生產及給予出口稻米補貼的做法已出現檢討聲浪。習慣以日本農業政策為師的台灣,有必要因地制宜,建立更具彈性、能夠靈活應對氣候變化的稻米調整政策,而不是執著於該不該提高公糧收購價。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國政顧問,本文原刊於2024/11/14聯合新聞網,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