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啟楷 (台灣民眾黨立法委員)
10月24日,農民、原住民分別針對公糧收購價格提高及禁伐補償問題,集體上街頭,前往台北青島東路抗議,集體表達對農業部、原民會作為的不滿與訴求。而在10月28日,中華民國農會理事長黃瑞吉、常務監事吳正仁、總幹事張永成也共同呼籲,農業部應依照立法院決議,落實公糧收購價格調漲5元,正視基層稻農的聲音。但,這些聲音與呼籲,農業部等行政機關,願意聽、聽得進去嗎?又能做到多少?
公糧收購的根本問題,不只在數量,更是在於品質。但與之並行的問題則是,農業部究竟又做了什麼整體規劃,去真正發展國內包括稻米在內的所有農業?有什麼樣的政策,去協助克服國內農民所遭遇的困境?又提出了什麼具體作為,去提升農產品的品質與創新,拓展農產品的國際市場?
10月17日,農業部在《提高公糧收購價格之評估與執行方案》報告中表示:
公糧收購價格增加5元大幅增加政府財政支出,且種稻面積預估將增加3萬公頃達27萬公頃,收購經費每年至少增加91億元,加計轉作休耕獎勵金每年增加62.1億元,合計至少需增加經費111億元。
農業部並指陳:
近年糧價雖上漲,推升種稻誘因,使稻作面積從 24.4 萬公頃逐年增加到2017年最高 27.5萬公頃,造成稻米產銷嚴重失衡,糧價跌到十年內新低。
對於公糧收購的情況,農業部自己很清楚,繳交公糧的人數約占全體數量的30%,且以高齡的農民居多。但相對於公糧價格13年未調漲,112年的稻榖生產成本已是23年來的次高,達42.23元;其中,中華民國農會更表示,即便經過農業部的價差補貼,不同肥料的終端售價已上漲20%至55%,更遑論明年初即將再調漲的基本工資,都將再加劇基層農民,尤其是繳交公糧農民的沉重壓力。
然而,農業部的說法真的合理嗎?2011年公糧收購價格提高,真的是造成稻榖種植面積提高,產量大增,更引發後續稻米價格大跌的始作俑者?
農委會在2017年,由陳吉仲主委主導試辦,2018年全面實施的「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稻作直接給付與保價收購雙軌制」,讓農民可以選擇不繳售公糧改領直接給付金,讓原本穩定每年126萬噸產量的稻米,遽增為106年的139萬噸,至107年更突破156萬噸;收購數量更從105年的40萬噸,隔年增加至約47萬噸,107年更高達近54萬噸,並持續增加到108年的57萬噸。如果是因為100年調高公糧收購價格的緣故,為何104年的收購數量僅有37萬噸?究竟是100年提高公糧收購價格的關係?還是106年開始的「稻作直接給付」的緣故?
而在2021年底,時任農委會主委的陳吉仲罔顧好不容易在2014年推動的「再生稻及落粒栽培水稻不可申報繳交公糧」政策,再度開放將品質較受質疑的再生稻納入公糧收購的範疇,不但讓政府轉作雜糧作物的成效走回頭路,更加劇公糧收購產量與品質問題。農業部如今卻倒果為因,宣稱公糧收購價格提高,造成農業部負擔、更將讓稻米產量過剩而整體價格下跌。
這些問題,還不包括近年來全球糧食產量因氣候等因素而減少,農業部未曾思考協助農民拓展國際市場,卻反過來要求稻米減產。究竟,是公糧收購價格提高的問題?還是農業部一系列的錯誤政策所造成?
請農業部不要再死抱著栽贓、自相矛盾的報告,無視基層農民的心聲,更別只會待在冷氣房做決策,喊喊「1、2、3」口號,就以為辛苦農民能得到照顧。說到底,踐踏農民辛苦勞動的成果、漠視基層農民的應有權益,莫此為甚!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國政顧問,本文原刊2024/11/4優傳媒,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