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樑啟示錄─賴清德要讓四年深陷「大罷免潮」嗎?(風傳媒)

罷樑啟示錄─賴清德要讓四年深陷「大罷免潮」嗎?(風傳媒)

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投票,以高過一般公職補選的五成投票率,最終八萬六千多票不同意,摜壓近七萬同意票,謝國樑形同以兩次選舉鞏固市長之位;這場罷免戰從一開始就被定位為「大罷免(立委)」的第一張骨牌,國民黨正面迎擊所謂的「公民團體」,「公民團體」固然敗下陣來,但毫無疑問,始終是影武者的民進黨,也應該從中記取教訓。

罷免不是政黨攻防的好戰場

首先,「山海公民罷樑行動」肇因於東岸商場標案,如果沒有前市長、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的「鼓勵」,罷免案未必能成形,遺憾的是,東岸商場涉入官商行收賄,即使檢方未向上偵辦,但相關官商俱遭起訴,而謝國樑維護市產的努力得到司法認證─連續四次勝訴,雖然無法揣測林右昌為何對東岸商場如此耿耿於懷,但他顯然選擇了錯誤的戰場,他的錯誤連帶讓「公民團體」對謝國樑的攻擊,站不住腳。

如果林右昌只是偏愛東岸商場原得標廠商的前市長也罷,偏偏他是民進黨的秘書長,政黨秘書長選擇錯誤的戰場,最壞的結果就是把政黨帶到不會贏的戰場,一敗再敗。罷免投票結束,林右昌認為是「完全民主深化的功課,基隆的地方政治將從根本產生質變,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他看到了近七萬選民可以不問是非跟著民進黨走,却沒看到他曾經執政八年、民進黨可以過半當選的基隆市,政治版圖再一次重劃,回到藍(白)大於綠的原點。

其次,罷樑同意票未跨過門檻,不同意甚至遠遠超過同意一萬六千多票,但還是拿下近七萬的同意票,意思是,不論是所謂的「公民團體」或反對謝國樑的「選民」,他們考量是否同意罷免的基礎,並不是發動罷免的理由合不合理,有無根據,而是對政黨或對人的好惡主宰一切,換言之,「是非」不在他們的政治雷達範圍之內,仇恨動員或情緒投票成為選民投票行為的核心,這已經完全扭曲「民主選賢與能」的立意,更嚴重的說,這就是民主敗壞的開始。

罷樑從東岸商場出發,打到最後一天,民進黨或側翼發動的是當年的「罷韓團體」和黑熊金主曹興誠,他們不談基隆市政,談的是:「廢材幫蠢材站台,罷免剛好」,這是譏諷立法院長韓國瑜最後一日陪謝國樑掃街;「跑來基隆幫謝國樑的都是『台奸』,罷免調謝國樑就是保衛『基隆主權』,保衛主權」,這是砲打前總統馬英九反台獨;從人身攻擊到上綱上線到扣紅,他們恍若未覺這樣的政治語言,十足悖反民主,如果這就是所謂的「公民團體」,豈不自我折辱「公民團體」的「公民價值」?

「公民團體」變味成側翼

民進黨可能沒有意識到,從當年的「罷韓」、到立法院外反國會改革所謂的「青鳥行動」、乃至如今的「罷樑」,「公民團體」完全變味,簡直成了「側翼」的代名詞,這絕非民主正常現象。

值得慶幸的是,再贏一次的謝國樑姿態謙卑,除了感謝過程中支持他的人,特別強調,「公民團體並沒有輸」,這是一場展現寶貴民意的選舉,未來他的施政會與公民團體保持對話,讓大家的想法能納入施政計畫;謝國樑並不是戰鬥力爆表的政治人物,罷免案過程中,力挺他的國民黨人,個個戰鬥指數都超過他,對比罷樑案未通過後,民進黨一干人「警告」:反對謝國樑的聲音「只會更大且強烈」,基隆值得珍視這位沒有太多政治算計的市長。

罷樑案落幕,基隆市回歸市政正軌,該重新盤整回到政治常軌的還有民進黨;對所謂明年「大罷免(立委)潮」,得重新撥撥算盤,第一,選不贏就靠罷免行重選之實,已經被看破手腳,除非有正當理由,報復性罷免未必得到支持;第二,罷免並非民進黨獨攬的政治工具,事實上,「罷韓」之後,從王浩宇、黃捷、陳柏惟到林昶佐,都是罷綠提案(不論通過與否),換言之,一旦罷免發動,就是再一次藍綠生死對決,算不準藍綠誰能討得到便宜;第三,二0二四大選迄今,少數總統迄未正視藍白多數席次的國會新民意,這股「新民意」的不平之氣,仍未得到宣洩,一旦罷免戰啟動,藍白的戰鬥意志絕不會低於民進黨。

到於國民黨還要不要推動選罷法修正,從嚴連署要件(檢附身份證影本),這是比照正副總統選罷法獨立參選人連署要件,民進黨立委吳秉睿的提案(已撤案),從健全罷免制度而言,值得討論;但從政治考量,實屬不急之務,畢竟以現行法,朝野應對罷免攻防皆猶有餘裕,除非罷免戰啓,罷免成案者罷綠多於罷藍,國民黨任何修法動作,只是徒然提供民進黨潑糞的材料,政治走到朝野相互恐嚇,確實讓人感慨,但國會議事樁樁都能吵,不必再多添一樁了。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