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毅弘(台灣民眾黨政策會研究員)
自8月30日檢廉對柯文哲發動大規模搜索開始,超過一週的時間裡面,司法體系讓偵查不公開成為笑話、配合媒體輿論帶風向造謠。在沒有金流、期約或收受賄賂的證據之下,幾乎要將柯文哲長期以來建立的清廉、勤政形象完全抹殺。
然而台灣社會中始終存在著不滿藍綠、期待改變,更不隨意被媒體帶風向的中間力量。所以即使在輿論大逆風的情況下,9月8日台灣民眾黨在立法院旁的集結活動,依然聚集了上萬人潮聲援柯文哲。
這麼多民眾的集結活動,其實聲援的不只是柯文哲,更代表著許多人對於過去10年間,台北市這座城市逐漸改變的肯定。柯文哲為台北市這座城市所帶來的巨大改變,不應該被抹殺。
尤其在「居住正義」方面,柯文哲在台北市市長任內穩紮穩打,短短幾年中,興辦2萬戶社會住宅。針對社宅的「政策計畫、規劃設計、發包施工、維護營運」各階段的豐富實戰經驗,甚至多到已經集結成4本超過750多頁的「社宅叢書」,放在網路上供各界參考,已經可以成為全國興辦社宅SOP。
從興建社宅到進行都市規劃,也都會融入進步城市理念,小到台北市的社會住宅,要符合「綠建築、智慧建築、耐震、無障礙」四大標章。大到西區門戶計畫、東區門戶計畫與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也都堅持融入智慧、永續、創新理念,並且重視大眾運輸發展導向(TOD)的城市發展策略。
或許就是因為有這樣注重進步城市理念的首長,因此臺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在處理拖延多年的京華城問題中,才會想藉由鼓勵企業推動綠建築、智慧建築並且回饋公益空間換取容積獎勵,來解決前幾任市政府始終無法解決的難題。柯文哲堅持落實進步城市的理念,讓保守的官僚體系敢於去追求進步、創新的解決方案。
都委會在京華城案的做法是否真的違反法律,其實仍有待討論,因為就連現任的蔣萬安市政府,在1月的新聞稿中都白紙黑字強調「均符都市計畫法令程序」。然而這一切的努力,已經被排山倒海而來「圖利罪」輿論風向給一錘定音,未來台灣恐怕很難再出現勇於創新的行政首長,官僚體系也將出現寒蟬效應而更加保守。
2014年柯文哲以競選口號「改變成真」,成功當選台北市市長。經歷兩屆8年執政,透過興辦2萬戶社宅、推動市場改建、西區門戶計畫、東區門戶計畫與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台北市的確已經「改變成真」。因此我們更要繼續站出來,以實際行動爭取柯文哲能受到司法的公正對待的權利,讓改變能有機會在全台各地「持續發生」。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