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限貸後患無窮 經濟隱憂問題重重(李貴敏)

央行限貸後患無窮 經濟隱憂問題重重(李貴敏)

作者:李貴敏

在美國聯準會(Fed)暗示可能降息,以因應通膨壓力之際,一向追隨聯準會決策的央行,卻反向操作祭出房貸限貸令。此舉不但驗證我事前提醒的「新青安貸款」後患,也暴露出國家政策缺乏規劃和配套措施的隱憂和政策買票的嚴重後遺症。

回顧過去一年,台灣房價急速飆升,「居住不正義」之聲浪持續漫延並引發社會各界關注,也讓行政部門在過去八年內敷衍了事的真相浮出水面。在綠官們理直氣壯表示祗要發包完成就算實現「二十萬社會住宅」競選政見的荒唐言論下,民間不滿聲浪高漲,執政黨民調隨之節節下挫,也逼得競選團隊不得不面對。問題是,祗想爭取年輕人選票而缺乏配套措施的「新青安貸款」政策,自然是問題重重!不僅無法對症下藥,反而成為推動房價上漲的助燃劑;使得早已過熱的房市火上加油,以及房價的脫軌失控。

坦白說,就是因為「新青安貸款」條件過於寬鬆,才吸引了大量投機者湧入房市,並透過這波資金浪潮直接推高了房價;而年輕族群也在政策驅使下,承擔了無法負荷的財務槓桿,結果房價節節攀升,也超出原本所應承受的範圍。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政府依舊自我感覺良好,拒絕檢討改進,以致於「居住不正義」的現象進一步惡化。殊不知,就是這種短視近利的態度,才讓居住正義愈發遙不可及!

此外,就是政府對房價上漲所引發的問題反應遲鈍,才導致如今的失控現態。不但無法實現保障居住正義的初衷,更無法排除年輕族群因無法負擔高昂房價,而對未來感到迷茫,或甚至選擇放棄成家的衝擊。甚至加重了「躺平」的無奈,和「少子化」的趨勢,而對台灣的長遠發展構成重大威脅。

更別提為了吸引台商回流推出的《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雖然該條例自2019年8月上路,透過專法回流的資金需受「五年內不得投入不動產」的限制。隨著8月起首批回台資金逐步解禁,大量資金會不會湧入房市,進一步推升房價?衣食無憂的高官們是不是該說清楚?也釐清一下民間的疑慮,究竟台灣的房價要漲到何時?為什麼每次政策推出,都會造成房價上漲?而這樣的趨勢和推波助瀾究竟有沒有辦法解決?

再者,這幾年來台灣GDP的增長有部分也與房價上漲相關。因此,當政府高喊2027年人均GDP突破4萬美元時,也隱藏著不容忽視的現實;也就是說,如果GDP增長依賴於不斷攀升的房價?使得房地產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力時,這樣的經濟結構是否健康?又是否是人民所期盼的?

尤其,當房價成為推動GDP增長的主要動力時,其可持續性自然備受質疑。由美國次貸風暴的經驗可知,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過熱,所面臨的便是經濟泡沫的風險;而當一個經濟體過度依賴房地產時,一旦市場逆轉,恐對整體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何況,房價持續上漲,除了讓建商和既得利益者受益外,對社會的整體發展並不有利。畢竟,高房價不僅抬高生活成本,也壓縮家庭之可支配收入,而進一步加劇了貧富差距。更使得中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壓力增加,消費能力減弱。長此以往,勢必阻礙台灣的平衡發展和社會安定。

更別提,房價上漲所引發的問題重重。畢竟,高房價不僅讓年輕人難以置產,更讓他們的未來規劃充滿不確定性;而間接影響家庭的形成,以及少子化的危機, 甚至出走台灣、移居他國。凡此種種,對於台灣的人才儲備和長遠發展等都是極大的損失。

台灣的未來,不能再依賴失衡的產業結構,人民的期待更不容忽視;而解決問題的不二法門就是讓台灣經濟更加多元化,而不是單靠房地產和股市支撐。

雖說「忠言逆耳」,但國人期盼的是個能真正改善生活、保障居住正義的政府,而不是一個只會發表空洞承諾的政權。懇切期冀政府官員們自省並專業行事,積極推動產業升級,扶持中小企業,並擴大內需市場,好讓普羅大眾均能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作者為國民黨前立委,本文原刊於2024/8/27優傳媒,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