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務實謹慎,打破「台灣有事」內宣魔鏡(風傳媒)

石破茂務實謹慎,打破「台灣有事」內宣魔鏡(風傳媒)

近來「台日友好」的旗幟迎風揚起,先有日本眾議員石破茂率領「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議員之會」訪問團訪台,又有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彥出席凱達格蘭論壇,均觸及敏感的台海議題。其中又以石破茂的發言備受矚目,主要在於日相岸田文雄宣布放棄角逐自民黨總裁後,石破茂被視為熱門繼任人選。

「今日烏克蘭明日東亞」,一個石破茂兩種解讀

石破茂訪台期間,說了一番意味深遠的話:「今天的烏克蘭可能是明天的東亞」,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要防範今日的烏克蘭變成明日的東亞。這段話可以有兩種詮釋,第一種是把中國假想為俄羅斯,必須聯手威懾中國發動戰爭、對外侵略;第二種則是看到了烏克蘭被戰爭摧殘後的生靈塗炭慘況,從而在事態步向戰爭之前,透過政治、外交等對話的手段,化解可能的糾紛和衝突,竭力避免戰爭發生,以守護和平為要務。

從媒體輿論來看,一向走「親美聯日、抗中保台」路線的執政黨,有意將石破茂的「提醒」做第一種解讀。是故賴清德總統從「價值觀外交」的立場出發,強調希望與日本等民主夥伴一起努力,撐起「民主保護傘」。還有不具名的「涉外人士」刻意放出風聲,指台日可以在「第一島鏈」共同發揮安保、聯防的角色,「有望在國家安全有更進一步討論」。

不過,相對於民進黨政府藉石破茂之口,塑造「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安全保障想像,石破茂本人其實更為務實謹慎。面對媒體的追問,石破茂表示應該要專注於避免「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局勢發生,並且避免公開討論日本在台灣遭受攻擊時的具體應對措施。

石破茂返日吐露真心話,拒絕只講「英勇台詞」

此外,根據旅台日本資深媒體人本田善彥揭露,石破茂返日之後,在電視節目上把話說得更明白。在石破茂看來,從俄烏戰爭來談「有事(戰爭)」,應該要看到由於美國表態不介入,從而導致烏國無法對俄使出威懾力量,「由此開始討論才有意義」。至於「日本有事」,石破茂認為如此論調意味著日本將發生戰爭,「敵軍的飛彈可能打到日本境內」,「我們得要思考如何度過這種情況」。

而且有別於安倍晉三與岸田文雄一脈相承的論述,石破茂說出了對台日雙方人民都更為需要的「真心話」:「從政者總不能把英勇的台詞掛在嘴邊,務必將事態的真相負責地向國人同胞交代清楚。」

換言之,石破茂並不願意用民粹的語言去談「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以迎合主流意識形態的胃口。他更趨近於第二種詮釋,也就是正視戰爭必然帶來嚴重的傷害,有必要事先加以預防,否則一旦日本也捲入戰爭之中,後果將不堪設想。而且他的「遠慮」,同樣也是台灣需要思考的問題,亦即今日烏克蘭陷入戰爭泥淖之中,「美國不介入」是關鍵的原因之一,因此將安全全然寄託在美國身上,就現實來說,恐怕過於一廂情願。

執政黨無限放大客套話,台灣有事竟成美好期待

石破茂返國後的「真心話」,以及訪台期間的「客套話」,何種才是台灣真正需要的苦口良藥,台灣社會在沉醉於「台日友好」的美夢時,確實應該加以辨明並思考清楚。執政黨層峰基於自身的政治利益,當然樂意無限放大「客套話」,將其做為「內宣」的素材,同時美化「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台日「抗中同盟」想像,把「台灣有事」包裝成「國際挺台」的美好期待,從而忽略了避戰乃至於反戰才是安身立命的首要之務。

事實上,從石破茂對「台灣有事」的謹慎態度,可以發現東京政治人物在東亞地緣政治和台海問題上,不見得都是口徑一致、腳步齊一的,自民黨內不同派系思考問題的角度也不盡相同。更何況日本社會對「台灣有事」的認知,亦非台灣「內宣」那般「堅若磐石」,例如曾任日本防衛廳官房長的柳澤協二,今(2024)年3月5日在台北「亞太千里論壇」的演講,便指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在日本尚非主流民意,且日本不必非要與中國對抗。

又如岸田政權推動修改日本「防衛三文書」,特別是強化西南諸島的軍事部屬。如此做法不只引來西南諸島住民的強烈反彈,國內外也有疑慮的聲音。一來憂心會因此捲入戰爭,二來質疑日本是否從「專守防衛」的路線,轉向了「能夠戰爭的國家」。

避免「台灣有事」,「民主保護傘」好聽卻無用

在世界格局的變化下,台灣問題當然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但不能忘記的是,不同國家或地區看待台灣問題的眼光,來自於其國家利益、大國博弈等先決考量。意識形態或價值觀的口號,人人都可以唱高調,但抽離這些美麗詞藻與優美旋律之後,剩下的就是斥裸裸的政治現實。日本也不例外,不會因為台灣是其「前殖民地」,就真的把台灣當成了「國境之南」。

倘若石破茂未來真成為了日本首相,在整體國際情勢的大氣候下,日本的對華與對台政策或許不會有驟然大轉彎,但他在東亞與台海問題上的相對務實與謹慎,確實打破了台灣方面對於「台灣有事」的內宣魔鏡。

石破茂所提出來的疑問,包括美國介入與否、日本是否願意捲入戰爭,以及如何正視局勢事態、如何真正避免和克服「台灣有事」的情況,這些對台灣而言同樣至關重要的命題,都不是「民主保護傘」這種意識形態政治語言能夠回答的。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