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金廈大橋具有社會民意基礎(柳金財)

興建金廈大橋具有社會民意基礎(柳金財)

作者:柳金財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兼澄正書院主任)

近日金門縣議會中「跨黨派問政聯盟」與「無黨籍聯盟」公開呼籲,建請民進黨政府支持興建金廈大橋與設置「金門縣為非軍事區」。陸委會宣稱,興建金廈大橋為「習五條」中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優先推動事項,具對台政治和戰略意圖;針對「非軍事區」倡議,也宣稱台灣在印太區域從來不是麻煩製造者及不會主動挑起軍事衝突。顯而意見,民進黨政府反對金門縣議會所提出兩建議案。

2024年3月19日金廈大橋促進會召開記者會,公開批評民進黨政府未能依法行政。宣稱該會於去年9月20日完成734份連署,送達金門縣府並移轉行政院,但行政院未依規定在期限內函復該會,遲至本年2月19日始函復縣府,縣府又遲至3月5日始將內政部駁回理由函復該會。顯然,該促進會質疑民進黨政府中央部會業管單位,刻意杯葛此公投議案,嚴重違反行政程序法及公投法。

民進黨既往倡議唯有公民投票,始能充分體現直接民主及國民主權意涵,尤其是倡議公投決定台灣未來。這一具有道德高地無限神聖訴求,其立法到修法過程猶如打開潘朵拉盒子,從鳥籠公投變成猛虎出柙,不再僅是民進黨武器工具,各種政治社會勢力皆可倡議挑戰執政黨及政府。興建金廈大橋及建立金門非軍事區建議,有其社會民意基礎。

首先,無論是台灣社會或金門地方對興建金廈大橋具有普遍民意基礎。興建金廈大橋具有不僅來自金門縣地方議會、地方政府及各種社會團體、跨政黨人士傾向採取集體行動方式,整合「非綠地方」力量及集中發揮作用,試圖挑戰、影響「綠中央」政策。

國民黨或無黨籍主政的離島金門縣政府及縣議會、金門在地非政府組織及超過七成以上民意皆主張,建構金門成為兩岸關係和平試驗區;同時興建金廈大橋成為兩岸和平之橋,此為金門民眾所渴望,勿再陷入兩岸戰爭爆發之前沿。

2018年九合一台灣地方選舉綁大選,各政黨及社會組織團體共提十個公投議案,成為選舉過程中反對黨的優勢工具,國民贏得三分之二以上地方縣市長席次。同時,本年總統大選,各候選人中除民進黨籍賴清德未表示支持興建外,民眾黨柯文哲贊成、國民黨侯友宜贊成以公投決定,另初以獨立候選人身份的角逐者郭台銘亦強烈表態支持。

台灣民眾也高度期待金馬離島應成為「兩岸非戰和平區」,及興建金廈大橋。根據2022年佛光大學民意中心民調顯示,77.9%民眾認為金門應成為「非戰和平區」,其中36.1%民眾非常讚成、41.7%讚成;82.7%民眾希望將每年8月23日當作金門的和平日;61.9%的居民認為應建「金廈大橋」。相對於非戰和平區及重啟小三通,主張興建金廈大橋比例相對較低,但也達到近三分之二比例。

其次,興建金廈大橋屬於中央權責或地方自治具爭論性。2023年10月11日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於立院審查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提名人時,要求五位被提名人興建金廈大橋公投表態。大多數認為此事可能涉及兩岸問題,因此到底屬地方事務或兩岸事務,尚待釐清。然內政部次長吳容輝則言明,此議題初步認定性質應不屬單純地方性公投,若提案可能會是屬於全國性公投議題案。

民進黨政府認為興建金廈大橋涉及國防安全與軍事戰備,非屬金門地方自治事項。內政部駁回該促進會的理由:「公投是否屬於地方自治事項,應視『興建金廈大橋』貴縣是否有權作最終決定並完全自我執行與負責,因金廈大橋旨揭公民投票提案理由,是聯繫金門地區與大陸橋樑,興建與否涉國防安全與軍事戰備,依憲法規定,屬中央權責」。又指出:「公投法係採法律效力的公民投票,地方自治事項係屬地方有權作最終決定並完全自我執行與負責,可由地方自治團體自主決定事項」。顯然,民進黨政府認為金門縣民眾並無權力決定,是否舉辦進行興建金廈大橋公投。

復次,興建金廈大橋利於建構兩岸和平緩衝區。大陸對台政策中經濟社會融合途徑,不僅降低美國印太戰略拉攏台灣效果,致其難以達成「以台制華」目標;同時產生一股拉力即「磁吸效應」,提供台灣民眾生活、學習、就業及創業的「同等待遇」,從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到台灣民眾權益關注,利於中華文化及國族主義認同建構。

毋庸諱言,兩岸融合促進兩岸經濟社會共同體產生,強化中華文化及民族認同,從而助攻兩岸融合促統。大陸建設福建為兩岸融合示範區,可發揮「先試先行」作用。儘管可能產生福建化及內國化傾向,且首當其衝便是金馬離島地區。倡議經濟自貿區、金門永久非軍事區、兩岸和平發展實驗區,或興建金廈大橋、金廈生活一日圈、金廈福馬同城化及重啟「小三通」,皆利於建構金馬作為兩岸交流中介者、衝突緩衝者角色。

再者,兩岸融合發展利於建立兩岸和平穩定框架關係。無論是興建金廈大橋或重啟小三通,皆利於兩岸融合發展,建立金廈「一日生活圈」便利性,營造「兩岸一家親」及命運共同體意識。若能創造福建為兩岸融合發展先試先行示範區,建立金廈及福馬同城化、一日生活圈,以作為兩岸互動的緩衝區,此或利於建構兩岸和平穩定關係框架。

無論是意見中所倡議建構廈金及福馬同城化、同等待遇,或藍白郭所倡議為兩岸和平試驗區及緩衝地帶成為基本共識。在2024年總統競選過程中,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紛紛提出兩岸和平宣言、建議金廈大橋、一日生活圈、兩岸和平試驗區、建構金門成為兩岸緩衝區。

最後,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具有雙面刃效應。大陸對台融合促統策略,刺激民進黨政府兩岸政策採取反制措施,致產生「寒蟬效應」成為兩岸融合消極掣肘的離心力。建設福建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台灣將面臨大陸強力之「融合漸統」及「融合和統」的拉力,這種「示範效應」及「磁吸效應」產生,隨示範區完善發展而增長。對台灣而言,當「融合促統」、「融合漸統」的整合成熟度越高,台灣面臨被吸納及感受到「被統一急迫感」、亡國感意識,應會越來越深。

民進黨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為兩岸協商政治基礎,大陸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致兩岸協商嘎然而止;從而民進黨採取反制式兩岸政策,致本身陷入被動及自我邊緣化困境。隨著賴清德接續蔡英文執政,其兩岸政策及路線必然更加被動、反制,運用國安五法規範兩岸交流及合作;不斷塑造反對黨及熱衷兩岸交流者被大陸所統戰、認知作戰及成為大陸在地協力者。這種以政策訴求歧異作為在台灣社會找敵人及代罪羔羊判斷準則,極易產生巨大「寒蟬效應」,不僅遏制兩岸交流及融合的進程,也分化台灣社會共同體凝聚、團結及共識。

毋庸置疑是,當大陸對台政策的兩岸融合途徑已產生「磁吸效應」,並大於民進黨反制式兩岸政策所塑造「寒蟬效應」時,兩岸融合向心力就會高於離心力;此時民進黨兩岸論述話語權及路線主導權,恐已陷入「自我邊緣化」泥沼困境中。然大陸實施單向融合途徑,也導致兩岸從經濟社會文化融合到兩岸政治統合,注定是曲折而非ㄧ蹴可幾路徑。


*本文原刊2024/8/11梅花新聞網,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