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日攻擊》的法西斯美學,榮耀戰爭的抗中神劇(林庭瑤)

《零日攻擊》的法西斯美學,榮耀戰爭的抗中神劇(林庭瑤)

作者:林庭瑤

台灣電視劇《零日攻擊》前導片的最後一幕,一名跟隨家人逃難的年輕男子,半路突然決定要入伍從軍,毅然決然地跳上軍車揚長而去,留下家人滿臉錯愕的神情。這一幕,想必意圖激起多少年輕人的熱血沸騰,鼓勵奔向戰場。它的潛台詞彷彿在說:「這才是勇敢的台灣人!不怕死才是台灣價值!」

金玦厖涼含隱痛:自己出錢來洗腦

這部抗中神劇,斥資新台幣2.5億元,拿了文化部 7131萬、國發基金4170萬的補助才完成,形同拿台灣人民的錢、洗人民自己的腦,讓賴清德政府坐享「零元攻擊」的免費大內宣,並向美國老大哥買更多軍火。其實,這部劇不只是「綠色軍教片」,更是招募台獨保衛軍的「募兵宣傳片」。

「戰爭是人類健全精神的必需品。」二十世紀初義大利詩人馬里內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在其《未來主義宣言》中歌頌戰爭:「我們歌頌危險、活力與莽撞……我們要榮耀戰爭,軍國主義、愛國主義、無政府主義的破壞,致命的理想,這是世界的唯一解藥。」這份宣言中對戰爭直截了當的讚頌,影響了法西斯主義的意識形態。

杯弓蛇影負奇冤:「抗中神劇」有票房

《零日攻擊》刻意美化參戰的行動和正當性。中共以一架運-8反潛機在台灣東南海域墜落,以需要搜尋與救援為由,對台灣實施海上封鎖,導致台灣對外航運全面中斷,台灣爆發股災和銀行擠兌事件。為應對解放軍可能的軍事行動,國軍展開全民動員,外國政府也開始從台灣撤僑。這在戰前七天,帶來戰爭前夕的窒息感。

該劇猶如日本軍國主義的再製,日本政府在二戰期間由上而下思想灌輸,扭曲櫻花的象徵意義、天皇制意識型態、招募神風特攻隊,讓國民接收這套宣傳符碼。神風特攻之父大西瀧治郎向4千日本青年灌輸:「若日本敗了,老婆會被強姦!」因而打造出自願送死的「神風特攻隊」。

昔日,中共抗美援朝的《長津湖》、抗日劇《八佰》,舉國體制下創出高票房,《北京之春》前主編胡平曾批評,「只要政治上不犯錯,抗戰劇本怎麼亂編都無所謂。」而今,《零日攻擊》的荒唐情節在台灣上演,國際政治局勢和對未來軍事行動的模擬荒誕無比,堪稱當代的「抗中神劇」。

五洲變法都流血:只為成就芒果乾

這部劇中,新總統的演講稿內容:「戰爭與屈辱的選擇?」援引二戰的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名言:「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但在戰爭降臨之前,可以選擇避戰,而不是挑釁引戰。該劇竟然合理化「宣戰」的正當性,大肆販賣「芒果乾」。台灣和平的未來,當然不會只有「戰爭」和「屈辱」的二選一的抉擇而已。

《零日攻擊》劇中的那位總統竟然說:「因為我們沒有國家。」其後設為何呢?肯定有其國族想像和國家認同,就是鼓舞「勇敢的台灣人」,招募充滿無限韌性的「台獨保衛軍」。這正是政客操弄的國家認同及法西斯美學。

德國哲學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其經典著作《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探討「政治美學化」的概念。他認為「政治美學化」即將政治事務與審美經驗結合起來,正是一種法西斯主義的表現。班雅明指出,法西斯主義透過「政治美學化」將政治問題變成了視覺和感官的體驗,從而掩蓋了其真正的暴力和壓迫本質。這種手法不但使政治變得戲劇化和走向極端,而且削弱了公眾對政治的批判力和理性分析能力。

先累維新案盡翻:洗滌人心迎新局?

「這正是德國納粹黨善用的政治操作手段。」班雅明指出,由於現代的美學鑑賞是要求觀察者漠視現實的生產條件,把這一套鑑賞方法搬到政治範疇使用,便產生極大的危險:因為閱聽人不會去顧及事實真相的細節,甚至將自己與政治人物、政治領袖的關係,倒退到前機械複製時代的美學關係,召喚已然消逝的「光暈」(Aura),恢復了神秘的崇高狀態。

《零日攻擊》正灌輸戰爭的神聖和崇高,為此服膺於美國利益。《華盛頓郵報》報導引述以台海戰爭為主題的該劇片段,以劇中對台灣備戰狀況的悲觀評估,反映中共威脅對台灣造成的挑戰。文中更指台灣年輕人對從軍興趣缺缺,點出國防訓練缺乏人力與設備的雙重困境;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還說,台灣需要讓最頂尖的軍官加入招募和培訓。既有美國老大哥指點江山,又有「滿滿代入感」沉浸式的觀影體驗,讓賴清德可以大力「洗滌人心」。

熟悉民進黨思維和行動的前立委郭正亮,就敏銳地洞察表示:「賴清德是台灣希特勒,讓民進黨法西斯化。」從《零日攻擊》劇中可見,以台海戰爭為背景,把戰爭美學化,沉浸式的販賣戰爭,自我實現的末日寓言,堪稱「榮耀戰爭的抗中神劇」。《電影與文化冷戰》書中寫道:「最好的政治宣傳片必須是娛樂片!」這部神劇不啻是最佳詮釋。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