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糧調漲對稻米產業是喜是憂?(李武忠)

公糧調漲對稻米產業是喜是憂?(李武忠)

作者:李武忠(大農業博士,農漁經學者)

稻作是國內種植面積最廣、農戶數最多的產業,近年來稻米種植成本因通膨大幅增加,公糧收購價格久未調整,稻農要求調高收購價格的聲浪再起,卻因官員有不同看法而引發爭議。

日前立法院通過公糧每公斤由廿六元調至卅一元,民進黨團亦未反對,但農業部擔心調高價格將加劇稻作超產、產業失衡等負面影響,仍主張不調漲公糧價格,而提出「1集2轉3加3」方案來提高稻穀價格。「1集」為鼓勵公糧農民加入集團產區,並鼓勵集團產區拓展外銷。「2轉」包括提高轉旱作節水獎勵金,參加集團契作再加碼;針對第二期稻作的原種稻土地提供不種稻獎勵。「3加3」則為優質加強型水稻的收入目標價格至少調高三元,及推動市場採購及推廣多元米食加工。農政單位預計三年內每公斤乾穀價格提高三元以上。

上述方案中有不少措施已實施多年,此次是在既有基礎上加碼。有業者即表達,稻作四選三政策,領取補償或節水獎勵的都是地主;而且大區輪作措施並未因地制宜,不是每塊農地都能種雜糧等看法,如何讓農民相信政府可以兌現「提高農民所得」的承諾才是重點。

就農業經濟政策觀點,這些措施仍存在需檢討之處:一、稻作面積增加是「保證價格提高」與「休耕地活化」的積累效果,不應僅歸於調高保證價格。二、這次雖提高契作奬勵金,不過契作價格對農民收益影響更深。不調公糧收購價格,政府如何確定稻農收益可以提高。三、在契作獎勵上除面積給付外,也宜將產量納入補貼標準設定之考量。四、轉作措施推動必須因地制宜,因此評估過程宜有農業試驗單位參加。

主張調漲公糧價格,主要是基於保障稻農所得,但若未有配套措施,不但效益有限,也只是短期效果。建議:一、公糧收購價格調高,以照顧稻農生產成本增加為度,非由喊價決定,以避免生產誘因過高而刺激生產。二、有計畫發展良質米,著重品質與在地特色。三、健全雜糧供應鏈,深入瞭解通路與契作情況並解決痛點。四、積極研發並供應適合台灣種植的優質雜糧品種。五、依水情情況進行大區輪作措施。六、過去以廿四萬公頃為稻作供需均衡的目標,但面對消費型態改變,未來決策必須將消費量納入考量。七、對於農民領取獎勵標準之認定宜再嚴謹。

早期不少國家也曾採行保價收購措施,在面對國際規範約束、產業發展及消費需求之下多已改絃更張。例如日本在一九九八年取消保價收購措施後,歷經多次政策調整,採取一系列積極且多元的作為,不但保障農民收入、提高競爭力(出口高品質米),同時也兼顧產業的韌性及持續發展,使日本稻米產業供需均衡,進而可依循市場價格購買庫存米。而歐盟則在直接給付政策下,制定交叉配合事項,農民必須符合門檻才可領取補貼,農民收入獲得保障,產業也能持續發展,更具競爭力。

全球目前僅台灣實施稻穀保價政策,此制度對維持台灣稻米生產及糧價穩定有政策效果,但政府每年需花近百億預算在公糧收購,也不符合WTO削減境內支持的趨勢。台灣申請加入CPTPP等區域貿易協定,若沒有因應之道並做調整,一旦市場開放,對國內稻作產業衝擊很大。現行公糧收購制度,確實有全面檢討修正之必要。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國政顧問,本文原刊2024/7/29聯合新聞網,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