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民進黨立法委員陳培瑜6月時的一場質詢,教育部近日預告,將「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更名為「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預告期為60天。此舉引起社會不小的爭議,有學者認為乃「欲蓋彌彰」,也有人批評是「去中國化」,還有「乞丐趕廟公」之形容;不過民間台語團體則發表聲明,要求教育部正名,以「台灣台語」為學校教學正式名稱。
先有520演說「1624史觀」,後有「台灣台語」披掛上陣
上述的種種紛擾,說明了「閩南語」與「台灣台語」的名實之爭,絕對不只是學術討論或政策規範,實質上反映的是台灣整體社會國族與史觀認同的撕裂和對立。事實上,2022年行政院核定文化部提送的《國家語言發展報告》,並於公文中揭示使用「台灣台語」一詞,教育部於當年11月即表態,將進行「閩南語正名為台灣台語」的盤點工作。因此,民進黨政府對於「台灣台語」之「正名」,並非今日一夕「橫空出世」的做法,而是蔡賴一脈相承的語言政策。
然而,雖名曰「語言政策」,但若稱背後毫無政治意識形態的考量,恐怕亦難杜悠悠之口。畢竟賴清德總統上任之前即宣示「洗滌人心」將是其就職後的重要工作之一,而他在7月21日舉行的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上,更是全程以「台灣台語」致詞,強調要建立台灣主體性的國家認同,還要團結人民「反併吞」確保國家主權。賴清德總統親身示範了,何以新內閣射出的教育「第一箭」,竟是政治意味濃厚的「正名」,這與他520演說提出的「1624史觀」息息相關,豈能容忍「閩南」存在於「台灣主體性的國家認同」之中?
不過在賴總統切斷台灣與大陸歷史連結的新史觀建構過程中,試圖以「台灣台語」取代「閩南語」,反而突顯了其新史觀缺乏歷史縱深的空虛與蒼白。就像是民進黨「轉型正義」史觀向社會孔隙滲透的過程中,因為「台獨」缺少「烈士」,於是只能把光復初期認同「紅色祖國」的台灣中共地下黨員,悄然包裝成「自由民主鬥士」。如今台灣「國家主體性」語言缺位,也只能對中國閩南方言進行改造與更名,從而以「台灣台語」的面目披掛上陣。
獨抬「台灣台語」地位,「去中國」卻更「中國化」
民進黨建黨至今,內在的「大福佬沙文主義」始終為外界所垢病,讓「閩南語」獨占「台語」之位,反而與《國家語言發展法》的多元文化精神背道而馳,使得客語、原住民語等未受到同等重視。說到底,「台灣台語」一詞顯得不倫不類,一來難道有「非台灣台語」,二來「台灣台語」的內核與本質還是「閩南語」。因此,民進黨政府越是想抬高「台灣台語」的地位,越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想要「去中國化」,到頭來卻是讓自己更加「中國化」。
例如台灣光復之初,1945年11月8日《新生報》發表題為〈國語問題〉的社論,當中即明言:「台灣話是中國話的一種,完全是中國話,比中國國語所帶漢族的古音更多,訕笑『南蠻鴃舌之人』是錯誤的……台灣話也是一種有國魂的中國話。」其後語言專家魏建功、何容等人抵台推行「國語運動」,經過普遍的田野調查後,對於台灣話性質的廓清,更加證明《新生報》該篇社論論點的正確與可靠。
在現代語言學的研究中,閩南語被認證為「古漢語」的「活化石」,例如以「鼎」稱呼炊具,以「箸」稱呼「筷子」等等。捨「閩南語」之稱,改名為「台灣台語」,表面上看似消滅的內生其中的「中國性」,其實反而坐實了學者呂正惠的質疑:
台灣講閩南話的人,對此完全不具備歷史認識,反而把閩南語當成「台灣話」,然後把他們所謂的「台灣話」和「中國話」(或「北京話」、或者「中國普通話」)完全對立起來,認為是兩種完全不相干的語言,天下還有比這個更荒唐的「知識」嗎?
「台灣台語」將成「準國語」?教育第一箭令人費解
在賴清德總統「建立台灣主體性的國家認同」的宣示下,「閩南語」被變身為「台灣台語」或許已是不可逆的「大勢所趨」,而且「台灣台語」也越來越有被推上「神壇」成為「國語」的味道,難道這才是賴總統念茲在茲「雙語」政策的「真面目」?也是「務實台獨工作者」致力於「洗滌人心」的重點項目之一?倘若如此,賴總統請別忘了過去閣揆任內力推「雙語國家」路線,結果落實下來「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結果,負評如潮被批評為「雙語教育烏托邦,語言和知識皆空」。
眼前「閩南語」更名為「台灣台語」已箭在弦上,賴總統「建立台灣主體性的國家認同」即將往前邁進一大步,可是台灣社會與年輕學子的歷史見識,以及長年以來眾多有志之士推動語言的「多元主義」,卻是被狠狠地往後推了一大把。
教育做為國家百年樹人的大計,擺在台灣眼前的問題與難題多如牛毛,結果執政者與教育部眼中的「首要之務」,竟是將「閩南語」改名為「台灣台語」,實在令人費解。如果當政者滿腦子想的只是急著要去除語言的歷史根源與本來面目,並重新賦予其全新的政治涵義,看來最後終究註定要弄巧成拙了。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