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有「非核家園」的本錢嗎?(王伯輝)

台灣真有「非核家園」的本錢嗎?(王伯輝)

作者:王伯輝 (前龍門(核四)電廠廠長)

「核三廠1號機在運轉40年,將於本月27日停機,並待除役環評通過後,正式進入除役階段。 為穩定供電,因應核三廠1號機停止運轉,台電亦已備妥新增電源,將由民營豐德電廠3號機(110萬瓩)頂上。 2023年核能發電占比6.3%,隨著核三廠1號機依法在27日停機,核電比例將降至約3%。」─聯合新聞網。

隨著核三廠一號機停役,台灣又朝著非核家園邁進一大步!我們驕傲了嗎?停役值得嗎?

好多朋友都覺得核三廠值得延役,因為大家最存疑的用過燃料仍有地方放,為什麼不延役呢?

不過,經過多年,個人推動核能的經驗,我對目前的政府已經完全失望了,政府好像不是靠科學,而是根據意識型態來制定政策。

一個不會造成汚染,而且地區民意也支持(恆春半島),又賺錢的電廠 ,卻不用了;反之,卻是用會造成汚染且昂貴的天然氣來取代,值得嗎?

經濟性的分析

去年核三廠一號機發電量約80億度電!保守的估計每年約可幫台電(台灣人)賺約200億元,核三廠一號機停止後,改由民間的豐德電廠來補充這個缺口,政府好驕傲卻不說明其經濟性,轉移了焦點一直宣傳我們不缺電了。

從購電成本的考量(根據電力公司113年5月官網的資料,核電一度是1.12元,而民營的購電一度電是3.98元,民營的燃氣是3.77元),從一個可以賺錢的結構,變成年年需再多支付好幾百億的發電狀態,難道我們的政府官員都不在乎納稅義務人的血汗錢嗎?這也難怪台電會年年虧損。

核三廠一號機的容量因數

一個發電機組的容量因數,是指一年8,760小時裡,此一機組所能發電的時數佔比,也就是利用率的概念,愈高表示發電時數愈高,愈低愈差。

核三廠一號機容量因數在87.3%(2012年)~102.3%(2020年)之間,它是一個表現非常傲人的機組。

數字會說話,核三廠一號機在2020年,它的容量因數,高達102%,顯然,它不但是可用率很高,而且是在台灣電源的份量令人刮目相看,而不是可有可無的機組,我們的官員,知道它的重要性嗎?

大家所熱愛的光電及風電,它們的容量因數又多大呢?根據經濟部電力小知識:「至於風力、太陽能,雖是優先發電,但能否發電要看天候而定,無風或無陽光的時候無法發電」,故其容量因數分別約為28%及14%。

政府官員的態度

「台灣的政府官員,不知是限於非核家園的意識型態或缺乏科普知識?常會發表一些,令人不知所措的能源言論。」反核時期,「用愛發電」是其中之一!

近日,行政院長卓院長又說「核能問題應分成傳統核能及新核能,傳統核能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但新核能技術可能在2030年會有關鍵突破,若無核安、核廢料等問題,台灣也能開放討論」。

個人從事核能相關工作近40年,這幾年,也有國內外的學者及專家,和我討論過,可能是卓院長所謂的「新核能」(小型模組化核電廠),以目前的進度來說,小型的模組化核電廠,很難近期內商業化!2030有把握全面商業化嗎?何況,一個核能發電機組從規劃至商業化,在民主國家都是以「10」年做一單位的。

可以確信的是2030的行政院長一定不是卓院長,為什麼政府官員要用一個不確定的未知數來搪塞目前的問題呢?

核能是一個非常保守的行業,必須證明完全沒有問題,才敢用於商業化;何況,到目前為止,仍然未見小型模組化核電廠商業化。

小型模組化的電廠,它的賣點在於「小」及「模組化」;卓院長寄望2030年「可能」無核安及核廢料的新核能,倒不如,實實在在的延長表現良好的核電機組較實在。

非核家園!是「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俄烏戰爭、氣候變遷、非煤家園、碳稅…等等,喚醒世界各大工業國,再仔細思考,核能的地位。

我們的核電廠,從初步安全分析、興建、測試及至運轉完全根據美國法規,美國政府已經批准,核電廠延役至80年。截至目前為止,美國已經有超過70多部機組延役!

顯然,核電廠延役已成世界的主流;鄰近的日本、韓國如此,遠在歐洲的國家也是如此。

當年提出非核家園時,台灣尚未感受到3C產業用電的壓力,如今,3C產業及AI可能是台灣經濟的主流,它們靠的是,穩定、量大且價廉的電源,這是政府必須面對的事實。

台灣的非核家園,好像全世界的國家都在醉,我獨醒!是真清醒?還是自欺欺人呢?

值此,核三廠一號機面臨停役之時,寫下一個核能工程師內心的聲音,為了台灣的未來,盼望能引起社會各界的共鳴!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國政顧問,本文原刊2024/7/26風傳媒,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