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系雙核心 挑戰賴領導(柳金財)

派系雙核心 挑戰賴領導(柳金財)

作者:柳金財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兼澄正書院主任)

民進黨全代會甫結束,黨內派系政治及權力結構發生變化重組,總統兼黨主席賴清德呼籲全黨「團結、團結、再團結」,「合作、合作、再合作」。然而,在團結合作表象下,卻隱含著可能極為嚴重的派系權力競逐及路線衝突。此次親賴系與非賴系中常委席次對比為六比四,形成圍繞賴清德的新賴系及蔡英文的英系雙核心的政治聯盟。

而且,每個政治聯盟還連結黨內其他派系,形成聯盟中有系、系中有派現象。作為黨內最高權力結構的中常會,本屬合議制而非一言堂,此次新賴系與英系及其各自聯盟,幾乎勢均力敵,能否如傳統派系共治運作順遂,或賴將隻手遮天,頗引關注。

首先,圍繞著賴清德及蔡英文的雙核心派系運作,看似維持民進黨傳統派系共治的權力結構,實則是兩大政治集團的抗衡。英系聯盟可謂在蔡英文卸任後,仍保有不可小覷的政治實力,甚至成為可制約賴激進路線的制衡力量。

其次,賴主政時期的民進黨權力結構,究竟是二元權力結構對抗,還是遵循傳統派系政治運作,皆考驗著賴領導智慧與協調能力。從二元權力結構來看,新賴系整合新潮流、正國會、湧言會、民主活水,政策傾向務實台獨及正常國家運動;英系除原英系外,又整合蘇系及原正國會陳亭妃,其兩岸論述似乎傾向維持現狀。未來兩大派系圍繞著權力及路線競逐,一旦形成二元權力結構,其鬥爭程度,恐高於多元派系間權力傾軋及彼此縱橫捭闔。

復次,中常委權力結構成員改選主要源自立委,強化黨中央決策與立院黨團一致性。十席票選中常委有七席來自立院黨團成員。這強化黨中央與立院黨團的合作關係,中常會議事決策平台機制能立即回應立院的政黨互動、政策制定及立法對話爭辯。作為雙少數執政黨,強化黨中央與立院黨團運作,更凸顯其戰鬥性、立即性及一致性,正可分進合擊正面應對藍白政黨聯盟。

再者,黨內權力結構改變牽動地方選舉布局,恐加速黨內派系權力競逐紛爭。 新一屆中常委有權決定地方選舉的提名規則,陳亭妃與新系林俊憲、湧言會王定宇皆進入中常會,十席中常委有三席來自台南市,這顯示賴清德主政下,民進黨中央權力結構台南化特色。同時也預示台南市長選戰提前開打,若無法建立公平初選機制,或是賴強勢主導提名候選人,勢必造成台南地方黨分裂。若如此,則有利國民黨選情。

最後,從既往民進黨的政治實踐顯示,總統擁有超然地位並掌握資源分配權,黨內派系間權力競逐及衝突,可以政治或經濟利益或職位進行交換,不至於讓黨內衝突擴大化,即使黨內總統初選亦然。但若賴強勢主導卻難以整合台南市長提名,可能會陷入團結的國民黨對抗分裂民進黨。

新賴系中常會超過半數席次,若權力獨斷恐引發更激烈衝突;若能調和各派系,即使展現強人政治,但各派系只要利益雨露均沾,亦能圍繞賴核心運作。故賴若有領導力及智慧協調,或能維持其政治強勢;然若排擠英系,恐造成對立。

賴清德既作為雙少數總統,若要強勢領導,對內要其他派系屈服、對外壓制藍白政黨,將使自身陷入外弛內張、腹背受敵的孤島狀態。

 

*本文原刊2024/7/26聯合新聞網,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