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窘狀 源於農政沉痾(姜保真)

水庫窘狀 源於農政沉痾(姜保真)

作者:姜保真 前興大教授

《聯合報》四月十八日頭版頭條「水情緊,超越百年大旱」報導,配上水庫見底的照片,內文指出全台有十四座水庫蓄水不滿四成,怵目驚心。

水庫見底有多重因素,首先自是降雨稀少。再來是去年底為配合選情,農政機關開放今年一期稻春耕,且取消實施數年的輪作休耕,稻田用水激增。最後是稍早台電機組因地震跳機,緊急調撥水庫放水發電補差額。天候無法預料及管控,但是否允許春耕,卻是官員十足可作、應作的決策。從結果論定是錯誤決策,也是選舉貽害所致。

應該深切檢討的,是整個生產性農業,首要就是稻米的公糧保價收購政策,因循苟且多年,先前仍有朝野立委競相提案要求加碼收購價。殊不知政府訂定戰備存糧,是可供全民三個月食用量約卅萬公噸,而一、二期稻作每年產量可達一四○萬公噸,還有在WTO入會時期簽訂的、每年進口十餘萬公噸之海外米穀,因此公倉存量累積已可供食九個月;再加上民間糧商庫存,全台存糧早已超過一年份之多。何況現代戰爭,共軍若攻台可能首戰即終戰,豈可能坐視我們在島內採茶、種稻、餵豬的農家樂?

公倉過期的陳穀,最後歸宿是廉價釋出做堆肥或飼料。如果想外銷,也只是意思意思,畢竟不但亞洲鄰國如菲越泰印的出口米價都比我們便宜,美國米也是價廉物美。何況整體來說,台灣一年農產進出口有一五○億美元逆差,且是逐年增加的趨勢,農產外銷原非台灣的強項。

更有甚者,稻田占全台農地的三分之一、灌溉用水占農水總量六成,農業用水消耗全台水資源七成。這回石門水庫的窘狀,與春耕大量用水有絕對關聯。廿一世紀的台灣並不需要生產這麼多米穀,現實更是民眾米食量年年降低;如果稻作是「山」,絕非護國神山,而是需要以愚公精神來挪移的擋路大山。

多年以來,華人文化裡的用詞有「奸商」、「貪官」負面評語,但輿論罕有批評農業及農民,只有「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弱勢形象贊語,連時有所聞的蔬果農藥殘留過量,也是噤聲低語輕輕帶過。其實士農工商對社會各有貢獻,從業者有好有壞也是必然。值得玩味的是,年度中央政府各部會預算裡,文宣經費最多的竟然是農業部!產值僅占國內生產毛額百分之一點四的生產性農業,「一四五○」經費竟如此寬裕,難怪你我他都被洗腦!

呼籲即將接任大位的賴清德先生,找一個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人主掌農業部,果斷應對沉痾宿疾,而不是偏聽老農派民代或農運文青之流「補貼、補助、補救」的「三補」之策。「補」只能苟延殘喘卻不能開創新局,難道賴清德總統願意瞻望未來交棒之時,公倉存穀繼續破表、再創新高紀錄?這豈是幸福農業的歷史定位?

 

*本文原刊於聯合報,經作者同意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