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武忠(大農業博士,農漁經學者)
台灣農業問題重重(包括缺工,缺水,缺電,缺市場等),需要仰賴政府協助的地方甚多,然而提高農民福利,始終是農業施政的優先選項,更是選舉時總統候選人用以爭取農民選票的必選題,反正費用由全民買單。而老農津貼今年一月起才調高至每人每月8110元,估計每年國庫需支出525.5億新台幣,占農業總預算(1608億元)的32.7%,近日藍綠新科立委又爭相提案加碼,將老農津貼調高至1萬元甚至1萬元以上,每年支出至少增加120億元,將排擠其他經費運用;此種討好農民的作法,既無助於農民競爭力的提升,也難以擺脫,沒有競爭力需仰賴政府長期庇護的社會不良觀感。遺憾的是多數農民吃這一套,而社會民眾因為無需從自己口袋中再掏錢,對此也不大會在乎,政客們也看準這點,爭相加碼來博取農民好感,短視近利的果將斷送農業的未來。
政府照顧老農,讓老農能安享晚年無可厚非,然而除了給錢,透過全面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提升農業經營效能,讓中壯農民能真正賺到錢(無須仰賴政府補貼),讓年輕人願意返鄉務農,成家立業,老農可以含飴弄孫,樂享天倫,特別是許多位處偏遠地區的老農,他們平日看病相當不便,能幫他們解決這些問題,相信會比直接給錢來得有意義,畢竟農民能自力更生,不再把手心向下,才有真正的尊嚴!
縱觀全球農業強國必是農業科技創新強國,未來農業必然是以新興技術引領下的新產業革命,其中智慧農業集互聯網、大數據、5G、雲端運算、機器人和物聯網技術一體的農業生産方式,擁有龐大的經濟市場,預估2025年,全球智慧農業市值將達到683.89億美元。鑑於傳統農業智慧化轉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龐大的預算及人力投入,更需要有獨立自主的技術體系,而這些攸關農業未來競爭力,可發揮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的科技研發暨創新,需要相當龐大的費用,而我國農業部2023年科技研發預算僅列44.54億元,不及老農津貼費用的20%,遠遠不足實際需求。相較於先進農業國家,當前台灣農業科技研發創新普遍存在: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高,科技經費人力投入強度不足,科技創新體系效能不佳,農業品牌影響力不高,涉農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偏弱,農業科技產學研轉化效率不高,高端複合型人才短缺,民間企業投入低,農業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不暢等等,導致台灣農業國際競爭力降低,不利外銷市場開拓和農業的永續發展,應重整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反觀,中國大陸近年來積極推動農業科技研發創新,2023年中國農業科學院預算達101.6億人民幣(基礎研究12.9億人民幣,應用研究62.4億人民幣),農村農業部2023年科學技術支出達152.9億人民幣,影響所及已有越來越多的專業技術和設備被運用到農業生產,尤其中國大陸知名企業如阿里巴巴(ET農業大腦,與農科院共同打造智慧育種平臺等)、華為、騰訊、京東、拼多多(舉辦國際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等,紛紛斥鉅資、組技術團隊助力農業智慧化升級,為農業智慧化升級提供新動能,科技已成為大陸農業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也取得若干進展包括:2022年中國大陸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133元人民幣,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4%,全國農業生產資訊化率達到27.6%,農業數位經濟佔農業增加值比重的15%等等。
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台灣農業想從傳統全面轉型升級,光靠政府補貼和保護難以成事,必須從政策調整,預算分配,複合人才養成等作全面變革,具體作法除了應大幅提高科研經費,強化資源利用效率,培養真正跨學科的創新人才,鼓勵民間企業投入研發工作外,如何提高科研人員的研發動能和水準以及列出國家農業優先發展項目,將有限的人力及經費做最有效的運用。才能在未來日益激烈的國際農業競爭環境中取得一席地位,台灣政府在這方面的施政遠遠不足,需全面革新。
「農雖舊業,其命維新」,國內農業產值雖然只佔GDP的1.6%,但是它對因應未來氣候變遷、糧食安全、民眾營養健康、生態永續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運用AI可助農業脫胎換骨,成為未來熱門產業,讓農民從底層翻身,不再靠天,靠政府吃飯,但絕非一蹴可成,想成事,新政府應先從找到對的人,把事做對開始,別讓意識形態毀了台灣農業的未來!
*本文原刊於銳傳媒,經作者同意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