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香蕉產業遭逢病害嚴重威脅(李武忠)

全球香蕉產業遭逢病害嚴重威脅(李武忠)

作者:李武忠(大農業博士,農漁經學者)

香蕉是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水果,全球產業每年產值超過 100 億美元,2021年全球香蕉產區面積約560萬公頃,產量近1.25億公噸,該產業價值250億美元,2023年出口量近1917萬公噸,全球貿易額超過100億美元,主要香蕉生產國為印度、中國和印尼,大部分香蕉及其副產品在國內消費,也是開發中國家成千上萬農村家庭的重要收入來源,90%以上的出口香蕉來自南美洲、中美洲以及菲律賓,最大的進口國是歐盟、美國、中國、俄羅斯和日本。全球有超過一千種香蕉品種,該產業正面臨氣候危機的影響、成本上升、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和破壞性真菌等挑戰。

過去30年肆虐全球各地香蕉農場的香蕉枯萎病熱帶品種4 (TR4 )又稱巴拿馬病(Panama Disease),病原體不是病毒,而是一種真菌,已經從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向西傳播到中亞和東非, 2019年到達拉丁美洲並成為該地區香蕉出口商面臨的主要挑戰。該病害目前還無藥可以治癒,一旦枯萎病進入香蕉園,基本上需要燒毀該香蕉園並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地方。這種真菌影響了許多品種包括卡文迪許(Cavendish)香蕉,該品種香蕉提供了全球約一半的香蕉供應和幾乎所有的香蕉出口,當前占全球80%以上生產的香蕉,被認為屬TR4易感染種質(germplasm)。

現在香蕉的種植業生產很脆弱,主要原因在於採用單一品種致遺傳多樣性受限,使得香蕉植株容易患病,這種病會攻擊香蕉樹的維管系統(vascular system),最後導致香蕉樹枯萎和死亡。TR4病真菌對香蕉種植非常致命的原因與新冠病毒一樣,是「隱形傳播」,防不勝防。由於無藥可治,唯一能做的就是隔離受感染的農場,實施生物安全措施,如在農場中消毒工具靴子,避免移動植株之類。為此全世界很多科學家正努力尋找解決辦法,包括改造香蕉的基因和研發疫苗等,目前正在使用最新的DNA測序技術,來識別抗TR4的基因,培育可抗「熱帶4號」香蕉枯萎病,同時也具有商業價值的香蕉。

近來外電報導澳洲和紐西蘭監管機構,首次批准經過基因改造的卡文迪許香蕉在農場種植,這種名為QCAV-4的香蕉,宣稱具有抗TR4菌株能力,給香蕉農應對病害露出曙光。儘管科學證據表明基改食品是安全的,但是仍有監管機構和公眾團體對基改食品持懷疑態度,反對商品化,短期內基改香蕉應該不太可能出現在超市貨架上。另,有研究報告指出有機農場在抗TR4枯萎病表現較好,因為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能夠抗病害感染。

台灣香蕉主產區分布於中南部及東部地區,並以屏東縣為最大產區,依採收季節可分為春夏蕉(2 月下旬~9 月中旬採收)及秋冬蕉(9 月下旬~翌年2月上旬採收)。2023年台灣香蕉收穫面積1萬4,563公頃,總產量33萬7,776公噸,較常年減產4%;秋冬蕉產量15萬4,153公噸,較111年減產7%。雖然部分產區受黃葉病、人口老化等影響略有減少種植面積,但影響不大。這些年台灣生產的香蕉國內為主要消費地區(占99.5%),根據統計,國內前三年(平常年)台北主要批發市場香蕉均價為每公斤為39.92元,今年均價為46.42元。

國產香蕉外銷數量已大幅萎縮,2023年台灣香蕉總出口量僅1,637公噸,總價為261.4萬美元(平均每公斤1.60美元),較2022年總出口量1,542公噸,價值298.4萬美元(平均每公斤1.88美元)雖成長5.8%,但單價稍降(15﹪);主要出口國家首位為日本1,620公噸, 價值259.6萬美元,依序為中國大陸11公噸,新加坡5公噸,帛琉公噸1公噸。出口數量遠不如十年前的10,284公噸(出口日本8,500公噸,中國大陸1,734公噸,加拿大33公噸)。日本每年進口香蕉達100多萬公噸,其中菲律賓居首位2022年進口82.5萬公噸,平均每公斤價格110日圓,台灣為1535公噸,平均每公斤價格為251日圓;2021-2022年,印尼香蕉平均出口價格為每公噸329美元,菲律賓為每公噸832美元,泰國為每噸1,266美元,越南為每噸486美元,寮國為每噸376美元,柬埔寨為每噸440美元。值此全球主要香蕉產區陸續遭到香蕉枯萎病熱帶品種4 (TR4 )肆虐之際,對台灣香蕉產業也是一個機會。

未來香蕉產業需要以不同的方式種植,並引進更多新的品種,以便創造一種更能抗病蟲害的品種多樣化的香蕉種植產業。

 

*本文原刊於銳傳媒,經作者同意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