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研判促使中國武力犯台六個原因之探討(張哲銘)
作者:張哲銘(作者為台灣新故鄉智庫協會研究員)
俄烏戰爭爆發迄今已經長達一年九個月,期間除了參戰雙方死傷慘重外,也造成大批難民流離失所,對於世界經濟及歐洲安全影響重大。就在雙方戰鬥仍然方興未艾之際,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在加薩走廊地帶向以色列境內發射數千枚火箭彈,包括特拉維夫在內的多個城市都響起防空警報,根據報導以色列境內至少150人死亡,逾千人受傷。以色列也於8日通過內閣投票,總理納坦雅胡正式向哈瑪斯宣戰,這是自1973年贖罪日戰爭結束後以內,以巴50年來再次爆發戰爭。由於加薩走廊地狹人稠(面積僅365平方公里,有200多萬居民),截至10月21日為止,衝突雙方已有超過5600人死亡,數以萬計的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
就在全世界驚魂未甫,不知所措之際,美國五角大廈於10月19日對外發布報告指出「六個原因會促使中國武力犯台」,一時之間似乎台海風雲密布,充滿危機,隨時會淪為繼俄烏、以巴之後的第三個爆發武裝衝突的地區。個人將報吿所列之「六個中國武力犯台原因」,分輕重緩急詳述如后:
一、 中國極可能會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情節
1.台灣正式宣佈獨立 (Formal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此項議題是中共絕對的紅線,據World Population Review網站統計到2022年4月,在聯合國當中有193個國家承認一個中國政策,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共政權也明確表示,只要台灣正式宣佈獨立,武力侵台是必然的後果。美國也深知此舉的嚴重性,雖然近年與中國有不少紛爭,但是對於支持台獨一案始終都不願越雷池一步。
2.台灣內部動盪 (Internal Unrest Within Taiwan),此項議題像是因為某些人士為了謀一己或是一黨之私,長期忽略人民利益,最終導致人民群起反抗,造成動亂;另外如發生天災人禍,政府救災無能,民不聊生,導致民心渙散;在這種狀況下,中國即可打著解民於水火的口號,名正言順的收復台灣。
3.外國軍事力量介入台灣內部事務 (Foreign Military Intervention in Taiwan’s Internal Affairs),此項議題與前述台灣正式宣佈獨立一樣,是沒有商討轉圜餘地的空間。包含所有的外國軍事力量,都不得介入;而此項議題的真實性,也隨著中國國力的日益強大,已經變成為一項不可輕忽的主張,強大如美國,因為知道後果的嚴重性,也不敢隨意跨過紅線。最明顯的例子就是1996年台海危機時,美國增派兩艘航母到台海附近的做法。未來如果有類似情形發生,美國增派航母的可能性已不復存在。
二、 中國可能會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情節
1.只做不說的走向台灣獨立 (Undefined Moves Toward Taiwan Independence),表面上說不宣布台灣獨立,私底下卻小動作不斷;不明講,卻在各種場合用實際的做法表達行台獨之實。譬如自蔡英文執政後,接見外賓時用台灣總統稱號,在國外訪問時簽名落款用台灣總統,以及今年中華民國的國慶用台灣國慶日的名義舉行。更令人髮指的是在中、小學的教材中,中國史幾乎完全消失,讓我們的下一代成為天然獨。這種種的行徑,雖不會導向立即的戰爭,但會讓兩岸的疏離感隨著老一代的逐漸凋零,而更加對立。最終有可能迫使中國在統一和談無望下,不得不採取戰爭的做法。
2.無期限拖延兩岸統一對話 (Indefinitely Delayed Cross-Strait Dialogue on Unification),如何定義無限期?這是一個弔詭的問題。由於有俄烏戰爭讓俄羅斯付出慘痛代價的前車之鑑,中國不會,也不願輕啟戰端。當然,若像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的極端親美,又不斷深化仇中、抗中的氛圍下;對中國來說,短短數年的不接觸、不對話,可能就是無期限拖延。而在兩岸缺乏互信,又無法對話的情況下,任何的擦槍走火都有可能引爆台海戰爭。
三、台灣採購核武 (Taiwan’s Acquisition of Nuclear Weapons),則是一個中國可能會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假議題。眾所周知,早在中共於1964年首度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後,在台灣的蔣介石政權也從1968年起,以「科研」的名義開始製造核子武器。然而,在美國的強力干預下,最終由政府出面具結承諾永不發展核子武器做結。因此,對中華民國政府來說,發展或是採購核武是一種禁忌,一個無法碰觸的魔咒,是西方先進國家完全不需要擔憂的問題。此次美國五角大廈將台灣採購核武也列入促使中國武力犯台原因之一,實屬荒謬。
最後要探討的是,台海是否有可能會成為繼俄烏、以巴之後,第三個爆發武裝衝突的地區?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回顧一下俄烏、以巴爆發戰爭的緣由。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或許可以將其用來作為避免兩岸爆發戰爭的參考。
首先,會導致俄烏爆發戰爭的因素錯綜複雜,其中以從2008年烏克蘭開始尋求加入北約至關重要;而讓俄羅斯感到寢食難安的是烏克蘭於2019年2月21日修改憲法,將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約寫入憲法。對俄羅斯來說,一旦烏克蘭成為北約新的成員國,「北約東擴」會導致俄羅斯將直接面臨著西方的威脅,包括部署進攻性武器等。如果成真,俄羅斯將毫無戰略縱深可言。在國家安全的考量下,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最終選擇發起俄軍入侵烏克蘭的行動;而以巴戰爭爆發的原因,更是盤根錯節,處處死結。而導火線則是美國強力斡旋的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結盟;讓巴勒斯坦人最擔憂的是,以色列若成功與沙烏地阿拉伯建交,等於宣判巴勒斯坦人政治外交的「死刑」,已被邊緣化的巴勒斯坦民族未來可能面臨被忽視,甚至遺忘。另外,一旦沙以關係正常化,失去來自利雅德的主要財政後盾與政治支持,巴勒斯坦建國將淪泡影。在面臨絕境的情況下,不得不鋌而走險發動戰爭。
從「北約東擴」及「以沙建交」,我們都不難看到幕後的那隻黑手,就是打著維護世界人權,號稱民主世界領袖的美國。因為將「北約東擴」到烏克蘭,可以達到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的目的;而如果俄羅斯敢發動戰爭,則可以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結合西方民主國家,共同制裁俄羅斯,達成讓其國力削弱的目的。而「以沙建交」,美國提出的條件是美國承諾對沙方提供安全保障;拜登政府獲得的回報是要求沙方保證在經濟和軍事上與中國保持距離,抵消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
從上述分析不難得知,對美國而言,利益及霸權是美國一貫追求的核心價值。而人道援助及維護民主自由的口號,只是用來作為美國獲取重大利益的手段。不幸的是這些基於美國利益最大化的作法,卻推動了兩場戰爭的發生,結果造成烏克蘭及巴勒斯坦成為人間煉獄,人民顛沛流離,死傷慘重。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歷史總是一再重演,為了讓兩岸不要重蹈俄烏、以巴的覆轍,避免悲劇在台海上演,下列事項值得政府當局三思:
一、提防幕後的黑手:
國際間沒有正義、公理,甚至於沒有真正的友誼。眾所周知,美國是導致爆發俄烏戰爭的幕後黑手。迄今,西方國家不但沒採取積極斡旋行動,反倒是一直對烏提供軍援,導致戰事延宕。而對以巴戰爭,聯合國安理會10月18日,提出一項決議譴責以色列與哈馬斯,在戰爭中針對平民的所有暴力行為,並敦促向加薩地區的巴勒斯坦居民提供人道援助,該提案受到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中的12個投贊成票,只有美國反對,未能通過。另外,拜登政府於10月20日提出撥款超過1000億美元,對以、烏兩國軍援—連同對台灣援助要求的想法,更是巴不得讓戰事升高,從中獲利。美國這種拒絕和平,凡事以美國利益為前提的作法,充分暴露出美國的虛委及自私,不得不防。
二、不要累積仇恨:
不論是俄烏,還是以巴戰爭,交戰的雙方都充滿恨意。其中參雜著包括種族、語言、宗教、領土等問題,錯綜複雜難以釐清。在歷經數十年的相互對立、謾罵,甚至是殺害的過程中,雙方的仇恨早已根深蒂固,深植人心。而任何一個外來事件,都有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結果就是悲劇的發生。
兩岸要以此為戒,民進黨當局更是要深刻反省,不要總是隨著美國的腳步誣蔑中國。不要在兩岸人民心中埋下仇恨的種子,更不要讓中國有發動台海戰爭的理由。
三、認清國際情勢,找出生存之道:
國際情勢是殘酷的,在聯合國已經喪失調節國際紛爭的情況下,國家的生存,尤其是缺乏實力的小國,更是要制定出能夠讓人民安居樂業,國家長治久安的策略。千萬不能夠一昧的聽從、依靠某一個大國的保護,甚至甘做馬前卒,這些都是不智的作法,稍有不慎,就會讓國家淪入萬劫不復的情境。民進黨執政以來,對美國言聽計從,已到達沒有是非的地步,這種過度傾斜一面倒的態度,對國家的安全發展是充滿隱憂的。
兵兇戰危,任何戰爭的發生對於國家、人民都會造成難以挽回的災害。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僅以這句孫子兵法的話作為本文的結束,盼能發揮些微作用,提供執政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