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上雋
潘孟安的論文「抄襲」問題,經高師大學倫會審定,認為「雖有瑕疵,但未達撤銷學位的程度」,故此容許他在兩個月內補訂修正。
但是,我們不知道潘孟安的論文,到底「瑕疵」多大,更不曉得其與「撤銷學位」的標準及界線是如何判定的。建議高師大將整個學倫會討論過程的檔案,全都公布出來,同時,更建議王鴻薇將所有蒐集而得的「抄襲」證據,全部公開展示。兩相比對,以供社會大眾公評。
基本上,我們相信高師大學倫會的審閱是具有公正性的,也尊重其決定。但是,所謂的「補訂修正」,是否也應該重新作審查?而為昭公信,是否也應當開放旁聽?
潘孟安指導教授蔡培村認為,「潘孟安也未有將此論文作為申請獎學金、教職用途,僅是做為施政建設參考」,因此,他認為「沒有抄襲動機、可能」,這種說詞是很難取信於人的,眾所周知,「抄襲」的目的,就是為了騙取學位,以利仕途的發展,這就是「動機」、就有這「可能」了。
難道林智堅、鄭文燦……等人,有用以「申請獎學金、教職用途」嗎?蔡培村固然可能是愛徒心切,護航包庇,但是把關不嚴(至少被喻令修訂重寫,就可證明),難辭其咎,這番說詞,更是大違常識,不通之極了。
潘孟安的論文涉嫌「抄襲」,早已是藉藉人口的「江湖傳說」了,但由於可能資料受到封存,故至今以前,都未有人舉發。如今,王鴻薇作了比對,認為其重複率高達54%,正不知口口聲聲重視學倫問題的賴清德如何解說。潘孟安當然一如其他人般「否認」了,但是,究竟後續發展將會如何?正不妨靜觀其變。
*本文原刊於中時新聞網,經作者同意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