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淨零排放,蔡政府不能推諉卸責
‘‘面對地球暖化、氣候變遷,人類面臨空前的挑戰,2050年淨零排放,已成為全球共同的目標,台灣身為國際村的一員,自然需要積極推動。’‘
鑑此,新故鄉智庫協會於日前舉辦「2050年淨零排放」的座談會,分別從ESG的發展趨勢、能源產業技術發展與減碳實際行動作為等方面,邀集產學界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共同探討如何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
座談會由新故鄉智庫協會秘書長蘇進強主持,與會出席的專家和學者,包括:文創專家莊錦華策略長、中華民國品質協會永續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官生平教授、新浦樂玉米田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葉明昇總經理(循環經濟專家)、智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志鴻董事長、愛種樹公司林資雄理事長、全球創能科技黃介平執行長、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中道永續治理學院戴中興執行長、非常國際顧問有限公司周文海執行長。
政府欠缺配套 淨零排放前景堪慮
莊錦華策略長首先指出:依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22年2月的評估報告(IPCC AR6)指出,全球暖化將在近20年內升溫至攝氏1.5度,多種氣候危害的增加,如極端氣候災難、熱浪、生物多樣性 喪失等,全球皆無法倖免,衝擊能源、水資源與糧食安全,造成許多居住地與生物棲地喪失。聯合國氣候大會呼籲採取更為急迫之氣候行動,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30年前減半,在2050年達到淨零, 方可將全球溫升控制在1.5°C以內,以因應全球氣候緊急之高風險衝擊,引發國際高度重視。對此,世界各國陸續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蔡政府亦於去年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並區分「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4大轉型,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輔以「風電/光電、氫能、前瞻能源、電力系統與儲能、節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CCUS、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資源循環零廢棄、自然碳匯、淨零綠生活、綠色金融、公正轉型-12項關鍵戰略」,但未來如何執行,卻未見整合性的配套,民間企業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98%能源進口 蔡政府非核意識型態電力結構陷台灣於險境
莊錦華說,臺灣自產能源相當匱乏,能源供給 98%依賴進口,雖於2023年立法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預計最快於2024年開徵碳費。但目前,我國的碳費費率徵收方式、碳交易平台等機制並未見推動,全台有超過8成的企業甚至尚未進行碳足跡盤查。而台灣的能源組成以非核家園為原則,政治力凌駕專業,未見科學、務實的計畫。以2025年「天然氣佔50%、燃煤佔30%、再生能源佔20%」之電力結構宣言,顯然已無法達成。我國在2050是否能夠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也同樣無法樂觀。
官生平主委認為,政府在淨零排放的作為上,需要整合不同的觀點和方法,如何做到異中求同,同中求異;並強調政策一致性的重要,需要確立共同的目標和信念,並制定相應的標準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另外在政府規劃的4大轉型中,應再加入心靈認知的轉型,不論個人或企業,都要從改變態度、觀念,到生活、工作習慣的轉變貫徹,才能具體落實。
政府對一次性產品停用 操之過急不符現實
葉明昇總經理提到目前存在太平洋海域垃圾的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其中塑料重量超過350萬噸。塑料變成塑膠微粒,被海洋生物誤食,但不會被消化,最終通過食物鏈,嚴重威脅海洋生態系統。由於塑料回收再利用成本最高,回收率僅10%左右,其他80%以上是透過焚化、掩埋等方式處理,融入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中。他說,我們在處理環境污染和地球暖化等問題的觀念要轉變,不要陷入資源循環運用的迷失,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又製造了一個新的問題。目前台灣執政政府在許多政策的頒訂執行,過於草率,沒有配套、沒有思考相關衍生的問題與影響,更沒有給人民、企業反應的緩衝時間,例如政府的一次性產品停用,政策執行過急,不符社會實況。
葉明昇提出零產出的概念,強調減少產品對環境的負擔,就勿需再花費更多的人、財、物力,去彌補破壞環境的過失,他提出使用生質材料聚乳酸PLA(從植物中萃取的糖,可使用玉米、甜菜、小麥、甘薯、樹薯、甜薯等澱粉或醣份豐富的植物均可,經由發酵成乳酸後聚合而成。100%可被生物分解且無毒性的材料,以燃燒處理,也不會釋放有毒氣體),可取代塑膠材料,是一種低碳、低汙染的生質材料。而目前循環經濟推動成效不彰,係因垃圾回收、分類、處理成本太高,因此應該轉換作法,改以源頭回收,將製造、回收、再利用製造流程,予以整合,環環相扣,循環不息,避免資源變成垃圾、減少碳排放量。再則,他對電動車的環保性,表示懷疑,希望政府、企業在推廣過程中,多一分的思考,眼光要長遠,保護環境。
全民都應「起於行,終於住,藏電於生活」
吳志鴻執行長則提出他對發展氫能汽車的質疑,認為這是外國汽車企業的操作手段,目的是保護企業本身,讓汽車廠保持現有的架構,所推出的一個想法,其對環保的效能有待商榷。其次,他認為以台灣的地理特性,點到點的距離不遠,應鼓勵民眾多利用大眾交通工具;中長程運輸,以軌道運輸是比較好的交通運輸配置,離開軌道運輸之後,應該有1種可供銜接的運輸方式、工具,他借鏡歐洲國家人民,短程幾乎不開車,一般個人運輸,提倡使用微型電動車和腳踏車等環保交通工具。
另針對現在臺灣面臨缺電的問題,吳執行長認為係因某一的時間內(用電尖峰期),負擔不起過大的電力需求,提出「起於行、終於住、藏電於生活」的方式,建議結合電池技術,融入工作、住家建築物中,依實際環境場域之需要,安裝小型儲電或充電設施,滿足生活、工作之所需,亦可紓解整體用電壓力,並強調國家整體能源管理和電力供應的整合,實在有再精進的空間。
推廣森林碳滙 提高減碳成效
林資雄理事長以「加強以農業、林業、交生態保育吸收二氧化碳」為題,分享1位種樹執行者,多年來在許多企業的響應支持下於國內各地,以及前往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的植樹經驗,以實際行動致力於拯救地球。他也闡述「碳匯」的概念,提到「台東池上稻草變黃金,製成生物炭」、「草生栽培香蕉園超固碳,固碳量比慣行香蕉園可高出10倍到150倍」的案例,依據研究報告顯示,台灣農田土壤中的有機碳含量偏低,透過有機耕作和友善土壤的「再生農業」,可將碳以有機質的型態,封存在土壤內。這是大自然藉由生態系統中原有的運作方式,就可以處理二氧化碳,通過生態保護、改善土地管理,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他還特別提到與屏科大吳羽婷博士等多位學者專家,參與森林碳匯的推廣和感謝國內一些企業團體,在這方面的努力支持,以提高減碳效果。
脫離現實的能源政策是台灣最脆弱的一環
全球創能的黃介平執行長,對於台灣現行再生能源政策的不周延,認為這是政府部門脫離現實的決策,應該進行檢討,呼籲要採行有更加周全和平衡的決策。他提到台灣的碳排高達91%,高於全球平均碳排73%;觀察台灣能源需求面與供給面,存在巨大不對等關係。目前台灣能源自給率,僅2.3%;其中排碳能源92.1%(原油及石油產品43.3%、煤及煤產品30.8%、天然氣18%);低碳能源7.9%(核能5.6%、自產2.3%-生質能及廢棄物 1.2%、太陽光電0.5%、水力0.2%、風力0.1%、其他0.2%),兩者相差甚鉅。台灣應該從零碳或低碳能源入手,改變先排碳→再捕碳→再利用,屏除消極的碳量觀念。
黃介平指出,鑒於俄烏戰爭經驗的回饋,讓人驚覺台灣最脆弱的一環就是能源安全!由於過度依賴石化燃料進口、缺乏可再生能源、天然氣儲存設施不足和電網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所致;加上台灣是海島,四面環海,與鄰國隔海相望,又受到兩岸關係不穩定的地緣政治影響,在面臨極端狀況下,政府是否對此做過務實的評估,有無具體可行的能源因應方案,實在堪慮。
多元能源供慮 創新務實科學理性
因此他提出多元化能源供應的建議,包括利用農業和漁業的生質能源、廢棄物的處理運用,據統計110年,我國產生將近507萬公噸的農產廢棄物,國內循環農業資源的再利用量,於109年已成長至12.5萬公噸,但是比例僅占不到農廢的2.5%,顯示還有很大的廢料資源化再利用空間。因此,農業廢剩物轉化再運用,除可提升我國能源安全供應的多元性、自主性,更可增加台灣在應處極端狀況下之能源供應持久性,並在此一領域,創造更多工作機會、提升附加價值及減碳等多重效益與正向影響。
戴中興執行長指出,建立品牌不僅依賴產品的品質,更需要建立一種理念和情感連結,這是一種信任。他強調企業品牌核心在於贊同者,即員工、供應鏈和股東,因此品牌的建立必須從內而外進行。他同時提到了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指出從人文有序到環境永續的轉變,將使台灣在國際競爭中更具優勢。他呼籲政府組織改變傳統方式,利用科技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同理可證,在推動淨零排碳的過程中,強調要採用科學方法和創新思維,不墨守成規,不走老路
推廣ESG 蔡政府不能推諉卸責
周文海執行長則著重探討了生活轉型這一議題,他指出,ESG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目前人類消耗資源的速度,已經超出了地球的負荷能力,每年都在加速耗盡地球資源。人類位居生態鏈的最頂端,但我們始終花錢消費一切,遺忘了學習老祖宗教我們的事情-人天共好,生生不息。人只是全球生態的一部分,而不是主宰,所以我們要生活轉型,第1環境政策,強迫行為必須改變。第2生活慾望改變,強制性的政策規定,是被迫的被動改變,希望變成大家願意主動改變。過多的物欲需求享受,造成資源的過度浪費虛耗及環境的負擔,這種觀念的改變,需要時間與方法,做到價值觀的改變。生活中的細微末節,都和環境息息相關,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需要每個人投入付出,使整個社會產生一個向上的力量。
蘇秘書長總結時指出,與會學者、專家都對因應全球暖化的迫切危機及對民進黨政府主導淨零排放政策執行成果的憂心,普遍認為以台灣目前的情況觀察,如期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恐怕很難達成。雖然前路艱難,但淨零排放是全球共業,台灣還是要追隨此一趨勢,迎頭趕上。
ESG的概念,在2004年首次提出。分別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是評估一個企業的指標;擴而大之,亦可運用於國家的治理,評估一個國家的施政效能。而2050年的淨零排放,是民進黨政府開出的一張支票,一項應對全球重大危機的承諾,需要產官學界及每一位民眾共同面對、努力撥亂反正,一同承擔後果,這是一條漫長艱辛的道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即使2050年中華民國台灣,可能無法達標,縱使蔡英文認為2024年後,不是他們的事!但實踐的腳步不應中斷,因為淨零排放與我們的生活相關甚鉅,更可能關係人類的永續發展與存亡,從個人以至政府團隊,應由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態度觀念的改變,進而付諸具體行動,改變生活習慣,友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