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無差別關稅攻擊,全球震盪,賴清德總統宣布「台灣投資美國隊」,台美談判從「零關稅」為基礎;行政院長卓榮泰則提出八百八十億的大補貼方案,被批評為「畫錯靶射錯箭」後,進一步提出邀請國會朝野共商國是,這是繼總預算案之後,第二次卓揆主動邀請朝野協商,不過,民眾黨並不領情,直接呼籲賴清德站上第一線召開「國是會議」。
大罷免惡化朝野氣氛,談何共商國是?
不論朝野協商或者國是會議,都沒能阻止民團愈發高亢地推動「大罷免」,認為「國家利益重中之重就是大罷免」,民進黨國際部甚至發動海外第二階段罷免連署,嚴格來說,罷免與關稅戰的確可以是兩回事,就像韓國一方面彈劾總統尹錫悅,化解政治動盪,但韓國政府並未放慢因應措施,先是推出三兆日韓元(約二十億美元)的汽車產業援助計畫,並準備在今年內聯合國營放款機構提出二百四十八兆韓元的金援計畫,以協助產業重整。
但「大罷免」的確惡化朝野氣氛,甚至嚴重損及政府公信力。不要說民進黨執政團隊一腦袋只想著大罷免,僅僅是為了營造罷免氣候,行政院長卓榮泰的總質詢就硬生生的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的杯葛下,中斷四次;民進黨繼續杯葛,不要說「共商國是」,連最基本的行政院因應關稅戰的專案報告都難以進行,包括八百八十億可能打水漂的補貼「特別預算」又如何提得上立法院議程?遑論各部會甚至受命暫緩提出預算解凍說明,卓揆邀請朝野政黨之前,首先要說服的是自己的總召柯建銘,是不是先把立法院貼滿的罷免封條撕掉?
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建議賴政府聽取業界建議,謀定而後動,「讓子彈飛一下。」林濁水的建議沒有問題,問題在台灣不想讓子彈飛,子彈都不能不飛一下,因為在川普的談判優先順位中,台灣大概一時半刻還排不上議程,以越南為例,搶在川普宣布新關稅前,就搶先一步調降進口關稅並承諾將採購更多美國商品,依然被課予百分之四十六的最高關稅,越南總書記書蘇林第一時間和川普通話,表明願意將美國進口關稅調降為零,並建議美國對越南輸美商品也取消關稅,川普聲稱與蘇林的通話「非常富有成效」,越南是否因此順利被取消關稅,可以是一個「正向指標」,自揭底牌「關稅從零談起」的賴清德或副總統蕭美琴有機會和川普通上話嗎?
遇事當然要「謀定而後動」,賴政府最大的麻煩,正是未謀定而不知如何動。就在川普宣布「美國解放日」前夕,柯建銘阻擋經濟部長郭智輝受訪,還大剌剌說他有參與國家會議,有資格講話,他預言台灣被調高的關稅就是百分之十,賴清德總統要不要說明一下,百分之十的關稅,是否就是國安會議沙盤看推演的「結論」,若是,意味政府之謀不但未定甚至全錯;若不是,那麼繼要求郭智輝力行禁言令之外,是否也要求柯建銘封口,少代表國安會議講話?
內外皆受政治干擾,台灣經濟伊於胡底?
被列為「最低層級」被課百分之十關稅的新加坡,其總理黃循財錄製影片,說明川普「對等關稅」的衝擊,他直指全球貿易體系已經被推向一個更保護主義、任意和危險的時代,「雖然新加坡不會採取報復性關稅,但其他國家未必會保持克制,這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沉重的壓力,並可能引發經濟衰退」,他甚至警示,一九三0年代的貿易戰最終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川普關稅攻擊的強度甚至遠超過一九三0年代。
黃循財的憂慮,已經是籠罩在地球上空最大低氣壓,加拿大強勢反制百分之二十五的汽車關稅,對所有從美國進口且不符合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貿易協定(USMCA)的車輛徵收25%關稅,加拿大總理卡尼宣告,「二戰以後,加拿大依賴以美國為錨的全球貿易體系,已經結束了」;卡尼在造勢活動中聲稱「加拿大人總是準備好了,在這場貿易戰中,就像在冰球或足球比賽中一樣,我們會贏」,卡尼會贏得選舉,殆無疑義,重點是「反川普」的大選主旋律,不僅僅在加拿大,德國、法國甚至瑞典…,當卡尼口中,「八十年來,美國胸懷全球經濟的領導責任,締造立基於信任與互尊基礎上的同盟,倡導自由與開放的服務與貨品貿易的時代,也已經結束了。」不斷累積的全球經濟風險,將持續幾個月或未來幾年?
黃循財警示全球貿易陷入危機,對小型經濟體將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他指涉的是新加坡,並要新加坡人做好「更艱難的準備」,結論是:只要國民團結一心,新加坡定能在這個動盪的世界中站穩腳跟。同為小型經濟體,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僅僅是「團結」都如此艱難,該如何面對巨變的全球經濟?要預為籌謀的又豈僅只是對美談判?
台灣外有地緣政治嚴重干擾經濟復甦的大氣候,內有朝野對立以大罷免為相互恐嚇的小氣候,民進黨賴政府還要在大罷免的政治泥沼中,讓子彈飛多久?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