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當後代回顧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公布時,會把他與70年代的尼克森震撼、30年代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戰後的布列頓森林會議相提並論,因為此政策重塑了全球經貿。遺憾的是,它帶來的是破壞、近80年來建立起的全球經貿因此毀壞,甚至還帶來地緣政治的重組。
川普將 4 月 2 日稱為美國「經濟獨立宣言」的「解放日」,認為這是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天之一,全球都屏息以待,事前也推想過各種可能的方案或情況,但最後的方案卻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惡劣,影響之大、牽連之廣難以想像:川普對所有進口商品開徵10%全面關稅,部份國家則實施稅率更高的對等關稅,例如,台灣被課32%的重稅,中國34%、印尼32%、歐盟20%、印度26%、南韓25%、日本24%、瑞士31%、越南46%,英國、巴西則為10%等。
這記重拳對全球經貿的影響同時出現在2方面,一個是全球經濟的受創下滑。拉高關稅會造成成本上揚、需求減少,簡單的說就是:關稅是有緊縮經濟效果,而且同時對美國與那些被課高關稅的國家都有緊縮效果。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與進口市場,美國率先打關稅戰的影響無以倫比,而且必須強調,川普拉高的關稅非常高,絕對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些數字。
例如,基準關稅是10%,但因為大部份大型經濟體與主要貿易國都課更高的對等關稅,因此整體美國關稅的拉高幅度遠遠高於此;更且,請記得在對等關稅之前就已開啟關稅戰了,中國在對等關稅被課34%,但在此之前已被課20%,所以中國全部進口美國商品至少被課54%。
不僅於此,在川普1.0時代中國已有不少商品已被課25%關稅,這些關稅都是一個加一個,因此中國出口美國商品至少是54%關稅、高的則是79%。同樣的是加拿大、墨西哥先前有被課25%關稅、或是各國汽車25%關稅,所以即使加墨不在對等關稅名單上,但情況也是慘烈。任何一個國家的主要出口國的需求如驟然減少(因關稅暴增),出口必然減少從而讓國內經濟緊縮。
而且,這種緊縮是會有交相乘的效果,台灣不僅要受到出口美國緊縮的影響,也同時要受到歐盟、中國等國家(因關稅戰而)緊縮的影響,而台灣的緊縮又會影響到有經貿再來的國家。因此如果這些關稅戰不能短期結束,今年各國的經濟成長都要大幅下修了。
至於最終對全球經濟的衝擊有多大,目前尚無人可預測,因為最終結果仍要視各國反應而定,如果各國紛紛對美祭相同的報復關稅,之後又再次引發美國把關稅提更高,這種螺旋式的關稅升高情況,跟「以協商替代報復」甚至終而達到協議而讓關稅下降,會是截然不同的影響。
目前來看,中國最「有膽氣」,直接公布對美國進口商品再加徵34%關稅,歐盟揚言要報復但尚未提出方案,加拿大也要報復,其它國家大體都在觀望或無意也不敢報復,例如被課32%的印尼直接說不報復,澳洲、墨等說不會報復,包括日、韓與台灣在內的亞洲出口導向經濟體大概率也是不敢報復,因為美國已先警告,敢報復的國家會面對更高的稅率。但只要歐美中等大型經濟體打作一團,全球經濟與貿易皆危矣。
另外一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初期未必明顯但卻可能更深遠─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崩卒」,WTO(世貿組織)「壽終正寢」。這些曾經是美國在戰後一手建立、扶植終而有今日成果的全球經濟體系,在川普恣意而行大打關稅戰後,未來前景堪憂。不過,如果歐盟與中國這2大經濟體能克制只對美國出手報復,對其它國家仍持開放態度、對WTO多加維護,則全球化與自由貿易仍有生機,全球要適應與接受一個美國份量變輕甚至「自我放逐」的全球經貿體系。
除了經貿「本業」的影響外,川普的對等關稅也同時會衝擊地緣政治。如此不分敵我、對親密盟邦下重手,是讓盟邦心寒。美國最大的地緣政治對手是中國,川普此舉即使未把盟友推進中國懷抱,也肯定會讓不少盟邦調整立場,比較拜登時代與今日各國態度就可看出一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歐洲與日、韓。
歐盟在拜登時代很明顯完全倒向美國、協助壓制中國,無論是「脫鈎論」或是之後的「去風險化」,都是堅定的站在美國立場與利益為之,但川普上台後,無論是歐洲的戰略自主、軍事獨立、自建低軌衛星避免被星鏈挾持等,都可看出歐洲的「疑美論」己成顯學,這次對等關稅歐盟被課20%,歐盟已揚言要報復,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直接呼籲歐洲企業暫停美國投資,雙方矛盾加深,過去的「大西洋聯盟」關係一去不復返。
川普1.0時代大家以為那是一個「意外的脫軌」,拜登時代就是回到正軌;到川普捲土重來的川普2.0時代,外界也驀然警覺川普代表的可能才是未來美國的「正軌」。換句話說,即使川普卸任,他的政策與思維仍會主導美國─其實,拜登就延續大部份的川普政策,更別提川普正在「尋求第三任」了。
中國未必或甚至不可能拉歐、日、韓等一起抗美,但只要這些國家拉遠與美國的距離、不再一起「抗中」,對中國而言就是獲益了。如果川普恣意對盟友出手的死性不改,這個地緣政治重組會持續下去、而且重組幅度更大。即使對那些經濟規模小、國際影響力不彰的開發中國家而言,當曾經以開放市場讓他國受惠、從而得到支持的美國開始斤斤計較、以高關稅排擠他國商品時,這位「大哥」是否還值得追隨,就該撥撥算盤了。
即使其它國家不因對等關稅而對美報復,美國還是無法獲益;興建工廠、建構供應鏈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川普想的製造業回流不會朝夕可見,因此短期必然價格上漲、通膨上揚、經濟成長走低;中長期而言,即使有部份製造業回流,生產成本與價格也是更高,美國與民眾並未因此得利,而全球經濟更因此受創。
川普把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政策舞得如此虎虎生威、說成為美國創造「黃金時代」,美國與全球股市的重挫、美元的走低,代表的其實就是市場投出的否定票,而且顯然尚未跌到「滿足點」。川普會回頭嗎?。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