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關稅 在野黨可一舉三得(馮國豪)

應對關稅 在野黨可一舉三得(馮國豪)

作者:馮國豪(崑山科技大學副教授)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以操縱貨幣、非關稅障礙等為由,對包括我國在內全球多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其中對我開徵32%關稅,引發國人與企業界震驚,對此行政院認為不合理,後續將與美國嚴正交涉。而在野黨一如預料僅抨擊執政黨「倚美抗中」策略,卻也沒有提出任何辦法來因應衝擊。

近年來,執政黨一直給在野主要兩個政黨貼上「親中疑美」的標籤,加上側翼與部分媒體人的鼓吹,只有「倚美抗中」才是台灣生存與發展的唯一途徑。然而,在川普宣布對台課徵高關稅後,似乎是讓在野黨「撿到槍」,但在野陣營似乎還是停留在批評執政黨立場,並沒有積極提出對策,展現執政的企圖與決心,更沒有撕掉「親中疑美」的標籤。

其實國民黨一直都遵循「親美友日和陸」的基本政策,無奈缺乏執政優勢下很難展現「親美」的成效,民眾黨更是如此。因此在野陣營應該趁川普祭出關稅武器之際,展現「不反美」的態度與重返執政的企圖心。

這次川普揮出關稅大刀其實有幾個目的:一是透過關稅收入減輕美國債務壓力;二是平衡貿易逆差;三是迫使各國和美國重新談判,增加對美採購。第一個目的外國很難插手,但在野黨可以從第二、第三個目標提出對應的政策,爭取美方的認同,同時反擊執政黨的抹紅。

首先,在平衡貿易逆差部分,美國已經「明示」台灣對汽車、美豬、美牛設限是三大障礙,在野黨應立即就汽車部分和國內汽車業者進口商及美國商會展開會商,聽取他們的意見,討論出台灣讓步的可能性、困難與底線。針對美豬、美牛部分,應該立即與畜牧業者、消費者團體及畜牧業學者專家,了解現行國際檢驗標準,及目前台灣所定標準的合理性、可讓與絕不可讓步的部分,向美國與執政黨提出建言。

第二,在增加對美採購部分,顯然美方對軍購增加是獨立看待,與平衡貿易無關,而美豬、美牛或糧食進口,對平衡美台貿易貢獻有限,因此在野黨就應該提出具有創意又能大幅改善台美貿易的作法,建議不妨提出購買美方先進核能發電機組做為平衡兩國貿易的具體作法。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已多次表示,「能源是許多台灣公司和美國公司都非常憂慮的問題,台灣高度仰賴國外進口能源,而美國做為全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國,可以為台灣提供可靠的能源來源,無論是液化天然氣、再生能源或核能」。

如果在野黨提出購買美國先進核能機組,一方面可以向美國展現平衡貿易的企圖,另一方面可以凸顯執政黨「反核」的荒謬,再者更可以拿掉「反美」的標籤,這是一舉三得。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國政顧問,本文原刊114/4/6中時,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