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桂芝老師說錯了嗎?(黃丙喜)

區桂芝老師說錯了嗎?(黃丙喜)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橘逾准為枳,是地理因素。在台灣,統獨認同和言論自由也因掌權者的不同而由橘變枳了嗎?北一女教師區桂芝最近從賴政府所受的遭遇,不容忽視,否則,這種政府霸凌終會讓台灣的民主法治蕩然無存。

前總統蔡英文曾說:「只要我當總統的一天,我會努力讓沒有一個人民必須為他們的認同道歉。」以這句話來審視北一女教師區桂芝在《央視》訪問中批評賴總統將中國視為「境外敵對勢力」,所遭通的抨擊,甚而威脅,不難發現其中存在諸多的不公、不平和不義的責難與對待。

不公和不平首先來自於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說,中共政權近年對台施壓,難道不是境外敵對勢力嗎?他指責區桂芝說法顛倒是非、混淆視聽,是配合中共黨媒對台統戰。統戰壓力確實够政治正確。問題是,中共政權不等於中國,這是憲政的基本常識,賴總統已經定調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邱主委有沒發現其中差別?!

副主委梁文傑建議離人民應有的公平、合理待遇更遠。他質疑北市府裁定是否適任教職,不禁令人驚訝民進黨對於言論自由和民主政治何時變的如此扭曲?!蔡英文講的無人須為認同道歉反映了她對民主和自由的堅定承諾,並強調每個人都應該擁有選擇和表達自己認同的權利。

「國家沒有權力告訴每一個人民,獨自坐在屋子裡,應該唸甚麼書?看甚麼電影?」美國故民權領袖馬歇爾上世紀60年代說的話豈不是今日台灣政府要嚴守的法治分寸?

美國故總統艾森豪說:「我國傳承著革命者和反叛者的血液與精神,身為他們的後代,永遠不能混淆坦率的反對與背叛的顛覆的差異。」將認知作戰無限上綱成為打撃言論自由的工具,正是賴政府上任以來令人愈來愈擔憂的施政傾向。人民質疑,何錯之有?

不義的對待呢?北一女校友丘美珍的反應是其中之一,她發布「致北一女校長的公開信」,希望校長陳智源發聲明,表示區桂芝的意見不代表北一女所有的師生校友。區桂芝有說她代表師生或校友發言嗎?如果有,當然是區老師的不對;如果沒有,丘女士致校長公開信,不免有蹭聲量之嫌。至於,陽明交大教授林志潔認為,區老師應明確表示這是她個人發言。好,凡事要同一標準對待,請她看看電視上如何打上她的職銜;何況,區桂芝說明她每次發言都強調自己是高中老師,報導貫名是媒體做法。「獨上高樓撞晚鐘,不信人間盡耳聾。」北一女中也有校友用花籃向區老師表達敬意。

為何會有「發言人」?因為法人或非法人機構此一法定指定人才能代表機構發言。區老師並非北一女的指定發言人,她當然是發表個人做為人民的意見。不同校友,各有政治立場,是民主尊重,但不能硬搬「校譽」的大帽子壓她,想拖北一女校長表忠下水,更是陷別人於不義。

四月一日就是「言論自由日」,前行政院副院長葉菊蘭說:「鄭南榕追求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前提,台灣必須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她顯然在玩中華民國和台灣的帽子戲法。台灣沒有獨立就可以沒有言論自由嗎?曾高唱為台灣民主獻身的高官,卻有如此偏頗的言論自由立場,這是何等的諷刺?

教育部長鄭英耀也對此事發聲,他強調教育最終目的是,培養具有國家意識兼具國際視野的現代化國民,這也是教育大法對教育的規範。國家意識?區老師的中華民國意識錯了嗎?鄭部長即使戴上台灣主體的皇冠也不能無視中華民國憲法的存在,否則立場豈不和對岸中共政權一樣,天天在想消滅中華民國?

孤臣無力想回天,這是一個國家、社會何等的悲涼和無奈!

區桂芝說錯了嗎?大家應該好好想想。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國政顧問,本文原刊114/3/31風傳媒,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