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上街搞罷免 怠忽施政(中時)

行政院上街搞罷免 怠忽施政(中時)

行政院長卓榮泰領軍的「人民是頭家」首場政策宣講會,周末在台中市登場,宣告大罷免民進黨正規軍出動了,不只盤算翻轉國會結構、鎖定2026縣市長選戰,更布局2028總統大選。面對大罷免風暴,藍白陣營必定全力反撲,未來3年台灣勢將陷入政治惡鬥,實非人民之福。

府院黨傾巢而出

宣講會上,只見卓揆唱作俱佳,慷慨激昂拔出「光劍」,痛批藍白刪除預算是世界奇蹟,說到激動處,所有選舉口號脫口而出。卓揆還一再強調,宣講與大罷免無關,因民進黨已直接啟動三階選戰模式,定調大罷免就是準選戰。

卓揆沒坦白的是,各部會預算逾8成增加,許多部門因預算被刪無法做事是謊言,且《財政收支劃分法》及國會職權修法等,全都是民進黨在野時極力主張的法案;他也是史上第一位行政院提覆議5連敗的閣揆,依責任政治早該下台5次,他竟當作榮耀印記,心中只有黨的任務,完全沒有為國興政、為民服務的理念。

為添加大罷免柴火,賴清德總統以黨主席身分下達總動員令,要求全部黨公職投入8場宣講活動,更升級「兩國論」界定大陸與台灣,定義中國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祭出17項國安策略,把「芒果乾」發揮得淋漓盡致。

府院黨傾巢而出宣講,完全復刻四大公投模式,且組織規畫更完整、側翼動員更綿密。首場台中、第二場桃園,都瞄準藍營大本營,而自稱罷免藍委的公民團體已開始穿梭大街小巷;宣講台一旁的罷藍委連署攤位,則同步衝刺二階連署,目的無非是加快大罷免步調,殺得在野黨措手不及。民進黨雖不會執政,打選戰卻是一流,這種「府院黨+側翼」的協同作戰模式,顯示民進黨已將罷免化為常態性政治武器。

綠營大罷免攻勢之強烈,遠甚於四大公投,可預見35位藍委極可能全部進入三階投票。面對綠營來勢洶洶,國民黨輕忽在先、後繼反制無力,組織動員更大不如前,難怪不少基層黨員把一肚子悶氣出在黨主席朱立倫身上,而挨轟的朱立倫還在空口喊團結,所謂百場下鄉宣講,規畫運作都還沒頭緒。

國民黨的當務之急,只有全力落實「以罷制罷」作戰策略。尤其朱立倫既已點名罷免原住民綠委陳瑩與伍麗華,就應貫徹作戰命令,盡速補件推進二階,否則三階選票上如只有藍委名單,國民黨必敗無疑,國會結構將如民進黨所願全面翻盤。

國民黨有14位縣市長的執政優勢,只要擴大結合區域造勢,結盟力量勢不可擋。除了地方執政優勢,兩岸關係原本也應是國民黨最佳王牌,只是黨內山頭林立,兩岸論述多頭馬車,逐漸被民進黨搶回話語權。賴總統甚至祭出17項國安策略,無限上綱抗中保台,儼然定調2026縣市選舉與2028總統大選主旋律依然是抗中保台。

搞選舉捨本逐末

面對民進黨罷免大軍步步進逼,國民黨不能再一廂情願想以更大民意的公投反制大罷免,因大罷免與公投時程都掌握在中選會手上。中選會怎可能讓國民黨利用公投氣勢反制惡罷?何況不論是反廢死或反軍審公投,藍委已忙著回選區防守,國民黨還有動員公投連署的能量嗎?

至於國民黨內部一度傳出以「倒閣」因應大罷免,亦是失敗主義者思維。對國民黨而言,不論時間及資源都已處於劣勢,直球對決已是唯一選項,必須提出具體反制作為,結合「法律反制」、「議題攻防」與「組織鞏固」綜合戰略,一如去年基隆市長謝國樑反罷一般,否則國民黨將陷入死命防守的泥淖。

賴政府上台至今不滿1年,從上任之初就鬥黨內、鬥在野、鬥兩岸,施政卻一事無成。卓內閣本應好好施政,回應人民的需求與期盼。台灣目前各項問題重重,年輕人沒有希望,連醫院急診都塞爆,更別說行政院沒有任何的建設計畫。行政院5度覆議的作為更是世界奇蹟,已完全違背民主憲政,也違背民意,如今卻藉口預算被刪,帶頭上街搞群眾運動,難道這就是台灣的民主政治嗎?

大罷免不是單純的選舉攻防,而是赤裸裸的政治清算,已讓台灣民主陷入惡性循環。尤其執政黨以行政資源全面介入,嚴重衝擊民主制度。民進黨應該好好思考執政的目的何在,民主政治的價值何在,而不是只會選舉、只有鬥爭。

 

*本文經中時授權轉載,原文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50316002844-262101?chdtv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