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論壇  起風了?(賴香伶)

玉山論壇 起風了?(賴香伶)

作者:賴香伶 (台灣民眾黨政策會執行長、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首席顧問)

自玉山論壇成立以來,配合蔡英文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推動亞太國家連結,已歷八年。原本是亞太國家基於民主和自由價值團結的會議,今年卻迎來了尷尬的場面,川普上台後的美國激起舊日盟友在論壇上發出「疑美言論」,台灣外交部過去曾以我與美方關係堅若磐石,現今賴政府連說不的時間都沒有。

丹麥前總理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在演說中直指,自川普上台以來,歐洲與美國關係發生轉變,川普認定的全球權力中心只有華府、北京和莫斯科,對歐盟來說只要川普政府執政,歐洲就不能再能仰賴白宮。歐盟的角色從川普主導的俄烏戰事停火協議程序中,甚至無權與聞,連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對於參與和談的必要還說出:「我不想冒犯任何人,但我不希望烏克蘭成為普亭的菜單,烏克蘭不是沙拉……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少了烏克蘭的談判,我認為是不對的。」

拉斯穆森確實仍認定美國會是民主盟友,只是川普主政下不能再仰賴白宮,也問台灣如何看待此間的政治轉變。

前泰國長遠進步黨議員皮塔(Pita Limjaroenrat)、前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考西坎(Bilahari Kausikan)也都表達出東南亞國家不輕易選邊站的策略。皮塔特別強調要確保小國之間的互利和貿易,不要過度依賴兩大強權。

考西坎則表示各國明明認知到中國的崛起,而且對中國有高度的不信任,但就長遠的強權關係歷史中得知,東協各國要利用小國的能動性,跟中美同時打交道。確實這些國際友人的明智發言值得我們深思,但差別就在於兩岸關係的和平與否已是中美各自認定的戰略利益,台灣和中美兩大強國之間的連結,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遠比東南亞各國還要深,社會內部的意見拉扯也大,如何在兩強之間求得生存空間,其中的拿捏,更需謹慎。

對台灣而言,川普上台後,台積電已經承諾擴大赴美投資規模,並會設立研發中心。儘管政府一直信心喊話,保證先進技術不會外流,但台積電股票這兩週以來的表現,已經反映出民眾最深層的焦慮,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台灣偷走美國晶片」,台積電赴美投資或許是考量高關稅的原因,但們始終沒有看到政府的PLANB是什麼?就以美國向加拿大和墨西哥提起的高關稅政策,在經過美墨兩國強硬表態、再進行溝通之後,暫緩一個月。日前又發現,美國駐WTO代表團向加、墨兩國傳達,願在WTO的爭端解決機制下進行磋商。儘管這個機制下的磋商必然曠日費時,但也明確顯示,川普的高關稅措施,可能從其選前的目的,變為磋商的手段:只要對手能答應某些條件,高關稅未必會啟動。

而AIT處長谷立言在論壇上說,肯定賴總統近日宣布增加防衛支出、他承諾持續支持台灣自我防禦能力,確保台灣盡速獲得抵禦侵略所需的不對稱戰力,也支持理念相近國家擴大對台灣的投資和往來。

而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舉行的確認聽證會上,則批評台灣在國防領域的投入遠遠不足,遠低於GDP的3%。他還提出台灣需要大幅提高國防預算至GDP的10%左右,以震懾中國大陸。提升國防預算確有其必要,但如果美方真的要求我國國防預算要提高到GDP的10%,台灣能承受嗎?賴政府是否有勇氣和機會,在美方的逐步要求下,找出說NO的空間,為下一階段的台美關係爭取多一些的談判自主性,國人都在看。

 

*本文原刊114/3/20梅花新聞網,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