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景為
賴總統破天荒地邀集五院院長會商國是,結果留下了三項詞藻華美但內容空泛的所謂結論(共識),以及賴總統看似頗富哲理的比喻與佛經金句,以供外界多所想像參酌;隔天,立法院院會也果然在藍白兩黨聯手下,否決了行政院所提的《選罷法》覆議案。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在照著劇本走,未來還會有何變化雖待觀察,但將會嚴重內耗,台灣的大罷免惡戰恐難避免。
其實這場「1+5」的盛會真正的主角只有兩個人:總統賴清德與立法院長韓國瑜,其他四院首長都只是配角;雙方各說各話、未能達成具體結論,也早在意料之中。因為外界與各自背後龐大的藍綠支持者都在盯著賴韓兩人會說什麼,兩個人都說了各自角色該說的話,也符合藍綠陣營希望他倆說的話。
這很無奈,卻是現實使然,誰也沒有對錯,結果亦無輸贏。說穿了,這場「1+5」的盛會就是一場演給大眾看,爭取社會支持,營造情感氛圍的政治大戲。綠營當然要盡量避免造成外界有「5打1」的感覺,韓國瑜也不可能出現被「5合1」的退讓。重點是,這場戲既是開始、也是過場,絕非結束,接下來戲要演向何方?
當前國家政局陷入困境的癥結所在,根本不在院際需要協商,而是朝野政黨欠缺協商,是政治問題而非行政溝通,賴總統難道不知?而他豈不知找在野藍白兩黨的領導人才能有效溝通和解,「院際協商」根本是一個精明的醫生故意用了錯誤的藥,怎麼可能解決病灶?
立法院是合議制,韓國瑜無法代表國會集體意志,若韓「以為」賴的意思是以讓總預算覆議通過,換取民進黨停止大罷免的惡鬥,這可有任何政治協議或公開保證?且不說韓根本無法決定在野黨團動向,屆時綠營若又說大罷免是公民團體自發行動,豈不陷韓於不義?更視在野黨團為可欺?
賴總統引佛經所言「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話是不錯,但從時序上看,大罷免的發動在先、總預算的刪減在後,至於何者為因、何者為果,因果相循甚至倒果為因,恐怕有不同解讀,不是綠營自己說了算。
面對重大爭議,賴總統喜以「意在言外」的風格展現機鋒,當年管中閔曾用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九陽真經」的「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回應台大校長遴選風波;時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則引用九陽真經「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回敬,可見同一段話,賴就是有他的解讀與運用,未必接受社會輿論的看法。
過去賴在爭取民進黨內總統提名時曾讚許韓國瑜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政治奇才」,如今兩人地位都更上層樓,眼看大罷免的民粹之火越燒越旺,民進黨鐵了心非把立法院席次翻桌重新賭過,在野黨必須有所覺悟,正面迎戰,不必也不能把責任都丟在「情商金句王」,卻條件資源不對等的韓院長身上。
*本文原刊114/2/11中時,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