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內閣」算力,只剩政治算計?(風傳媒)

「AI內閣」算力,只剩政治算計?(風傳媒)

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推出AI聊天軟體,當全球各國都還沒摸清這家公司的底細之際,自詡是「AI內閣」的賴清德政府,旗下數發部火速宣布公務機關禁用,閣揆卓榮泰也跟進稱「資安風險未釐清」,這個政府尚未提出完整評估和分析報告。這種「只破不立」,火速禁用DeepSeek、毫無建設性的政策,似乎與其大力標榜的「AI」特色格格不入。

美中科技博弈,AI掀開新頁

DeepSeek橫空出世,即震撼全球晶片市場,導致輝達和台積電股價重挫。輝達市值過去一周縮水超5000億美元。在台灣被捧上天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身價一夕之間縮水208億美元(約新台幣6800億元),跌出全球富豪榜前十名;輝達股價重挫之餘,緊急跟外界喊話:「DeepSeek需要更多的輝達晶片。」盼藉此止血力挽跌勢。

毋庸諱言,美中兩強出現了AI發展的路線之爭。其一,DeepSeek是屬於「開源型」AI系統,表現出高度透明性,連一開始指控它抄襲的OpenAI,其執行長阿特曼(Samuel Altman)稍後也承認自己站在「歷史錯誤的一方」,因為他們的產品採取的是「封閉式模型」。其二,DeepSeek其語言模型的開發成本不到600萬美元,以極低的成本訓練出媲美國際領先水準的AI模型,對輝達及台積電等晶片產業鏈造成重擊。其三,中國企業向美國宣告,即使在美國嚴格的封鎖圍堵政策下,中國依然能發展出不輸美國的AI技術,直接打臉美國政府對中國的科技封鎖和禁運策略。

祭出資安藉口,抵制「洪水猛獸」

面對「DeepSeek震撼」,美國總統川普的反應,「理性」得讓人意外,他正面看待且形容為「警鐘」,表示美國需要集中精力競爭才能致勝。谷歌公司(Google)前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則稱DeepSeek是全球AI競賽的「轉捩點」。輝達認為DeepSeek「完美闡釋」運作AI模型的新方法,並將其納入平台使用,讓開發者能有新選擇。微軟也宣布將DeepSeek納入旗下平台,認為這些技術創新最終將被大量應用。

反觀台灣官方,所謂「AI內閣」,尚未對DeepSeek有完整評估和分析報告。美國國安會正在進行國安審查,數發部就把DeepSeek視同洪水猛獸,如同禁用華為手機、TikTok、小紅書等「中國製造」,全面禁用,不僅是中央與地方政府,連公立大學和研究中心,都被限制使用。隔沒幾天,行政院長卓榮泰就以「資安風險尚未釐清,也並未排除」為由禁用,無怪乎被批評為意識型態掛帥。

狂餵預算黑洞,成果原地踏步

對DeepSeek火速開鍘的數發部,還曾祭出100億銀彈,軟體、電商、遊戲……都能申請AI,而今DeepSeek只需低成本開發,還需要花那麼多人民納稅錢嗎?可笑的是,數發部砸6000萬「打詐」都搞不定,綠委王世堅轟數發部「一群飯桶」,越打越詐;賴清德還撂重話說「打詐只破案1.3%」,要求警察生活簡約,別有太多應酬。

為了告別昔日的克里姆林宮學,國安局長蔡明彥信誓旦旦說,砸重金開發要用AI來預測中共人事異動,藉由研析人員設定約70個貼近中共決策思維的指標,「且預測正確率相當高」。但諷刺的是,為何國安單位連「2024聯合利劍-C」軍演都沒預測到呢?

台灣目前只有3個大型語言模型研究計畫:其一,TAIDE(推動台灣可信任生成式AI發展計畫),這是由國科會提供約3億元經費所補助發展的計畫。其二,TAME(TAiwan Mixture of Experts)由長春集團、和碩聯合科技等企業聯合發起的大型語言模型開發計畫。其三,是聯發科的DaVinci生成式AI平台。只有第一個是由政府帶頭做的計畫,但僅在ChatGPT火熱的當下取得短暫的經費,後續模型仍在未定之天。

AI技術狂奔,台灣自甘落後?

全球AI技術發展迅猛,各國相繼制定AI發展戰略,從美國的OpenAI、Anthropic,到中國的DeepSeek、文心一言,歐盟也在AI法規與標準上積極布局。我們應當了解,DeepSeek的「低成本」及「開源模型」這2項優勢不容忽視。其相對低廉的開發成本,也讓投資人懷疑,未來是否還需要在AI開發上鉅額投資?它使用輝達相對低端的H800晶片,也令人質疑美國對中國的晶片出口管制究竟有沒有效用?

民進黨政府憑藉執政權發國難財的「優良傳統」,從綠電、高端疫苗、核酸試劑、劣質快篩和雞蛋進口,乃至數發部斥鉅資研發點餐軟體,各種剝削民眾、圖利綠友友的荒誕劣跡,罄竹難書。此番禁用DeepSeek的政策,難免不讓人聯想到,這又是假借國安之名,圖利特定政商的藉口;否則,為何綠委看愛奇藝、拍抖音、搞中國小三都沒事,黑熊學院和高雄市府使用中國製無人機也都沒事?

AI時代,講究所謂「算力就是國力」,反觀賴政府,成天算計的盡是意識型態、內耗空轉、樁腳收買,而非如何讓國民福利最大化。如果「AI內閣」依然只會禁止紅色中國的AI工具,而不肯好好擘畫、實踐AI發展策略,那麼,在激烈競爭態勢下,台灣「AI國家隊」注定自甘落後,成不了創新者!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